現在痛風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痛風歸根結底,是因為體內尿酸過高導致的。
尿酸升高和血壓、血脂、血糖升高一樣,初期往往沒什么特異的表現,導致很多人自己都不曾察覺,直等到痛風發作,才猛然發現,自己的尿酸已經超標了。
鄰居張大哥就是半夜突然腳疼得厲害,才突然查出痛風的。醫生當時就叮囑張大哥,要注意飲食,他最喜歡的啤酒、海鮮之類的,都要忌口。
張大哥當時答應得挺好,可回到家就把醫生的話拋到腦后了,只要痛風不發作,什么都照吃不誤。
一晃兩年過去了,張大哥的痛風越來越嚴重,最終累及腎臟,因為突發腎衰竭去世了,年僅49歲。
很多人都不把痛風當成大病,不重視,痛風本身也許不算什么大病,但痛風頻發、尿酸過高,是很容易損傷腎臟,引起腎臟病變的。
因為尿酸主要通過腎臟,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當尿酸值過高時,尿酸結晶會堵塞輸尿管,引發排尿障礙。腎小球、腎間質受損,損害腎臟功能,反而抑制尿酸排泄。
形成惡性循環,最終發展為慢性腎炎、腎衰竭,甚至尿毒癥。
痛風患者,睡覺時,若出現3個表現,可能腎衰竭要來了
表現1、口渴唇干
尿酸經由腎臟代謝,隨尿液排出體外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水分參與。
特別是晚上,血液流速較慢,尿酸值一高,尿酸鹽結晶更容易析出,經常會導致口干、口渴、舌燥等癥狀。
即使是睡前大量喝水也不能緩解。一旦出現這一癥狀,說明體內尿酸值超標,應予以重視。
表現2、水腫
內尿酸過高,腎臟的排泄機制就會受到損害,久而久之形成結晶,堵塞腎小球,就會導致水分排不出去。
出現水鈉滯留,引起雙腳跟、眼瞼、臉部、小腿等部位出現莫名的輕微水腫。
嚴重時還會引發全身性水腫,引發腎衰、尿毒癥。
表現3、排尿異常
尿酸大量超標,沉積在腎臟中,容易形成腎結石,就會導致腎絞痛、血尿等等癥狀,引起痛風性腎病。
尿酸高導致的腎功能下降,大多還會伴隨高血壓、尿比重降低,肌酸升高等異常表現。
當尿酸結晶不斷在輸尿管沉淀時,會引發排尿障礙,出現尿頻、尿急、尿不盡等癥狀。
晚上,還容易出現夜尿增多的癥狀,如果晚上起夜超過2次,最好及時就醫。
溶解尿酸鹽結晶,遠離腎衰竭,請你這樣做:
一、多飲水,促進尿酸排泄
水可以增加尿酸溶解度,減少尿酸溶度,防止結晶出現,所以平日的飲水量最好超過2000ml。
喝水時,加點利尿的小植物,一起泡水喝,可促進排尿,增加尿酸的排泄,十分有益。
金蘭菊葉茶,泡水喝,可促進尿酸排泄,減少痛風發作次數與頻率。
金蘭菊,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一種“藥食兩用”食材,后被《藥典》錄入。
中醫認為,金蘭菊,有清肝利膽,利尿消腫之效,藥用價值高。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金蘭菊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可以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并高尿酸,對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穩定。
此外,還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并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減少痛風的發作次數。
二、少喝酒和飲料
酒精會促進嘌呤吸收,與其他含嘌呤類食物一起食用時,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痛風。
不論是啤酒,還是白酒,紅酒等,只要是含有酒精的,就要盡量遠離。
飲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大量攝入,體內的糖分也會增多,身體無法全部代謝利用,只能轉化成脂肪儲存在身體里。
過多的糖分不僅會促使肥胖發生,還會使尿酸水平升高,加速尿酸結晶的形成。
三、控體重,減少腎臟壓力
肥胖的人,體內的代謝功能會比較差,影響尿酸正常排出體外,容易引起尿酸鹽堆積。
其次,身體脂肪過多,也會對腎臟造成壓力,形成負擔,引起腎損傷。
所以,肥胖者一定要學會減肥,擁有健康的體重,從健康飲食和健康運動開始。
四、降尿酸,不宜過快過慢
有的患者總是想盡快將尿酸降下來,但實際上太快速的降尿酸,反而會引起關節內的結晶溶晶,在溶晶過程中形成的更細小結晶就會刺激關節部位出現疼痛。
所以,降尿酸一定要適度,學會循序漸進,如果服藥降尿酸,建議低劑量起始,定期監測尿酸值,根據尿酸下降的情況,適度加大藥量,勿急于求成。
五、管住嘴,多吃低嘌呤食物
俗話說:病從口入,所以高尿酸患者平時一定要管住嘴,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增加低嘌呤食物。
患者的低嘌呤飲食要求,堅持“多蔬果、少肉食”的原則即可。
多吃花科類蔬菜:如花菜、西藍花,菠菜、竹筍、茭白等,菌類如蘑菇、鮮菇等;
多吃低糖分水果:如木瓜、柚子、櫻桃、蘋果、西瓜、草莓等。
多吃低脂肉類:如雞肉、鴨肉等白肉。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