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LOBOCAN 2018 公布的數據,我國肝癌發病病例和死亡病例高達全球的55.4% 和53.9%,超過半數!
肝癌是如此高發、常見,但事實是,很多人對肝癌并不了解,知之甚少。
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分為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是于肝組織內形成的癌癥,繼發性肝癌則是從身體其它部位擴散到肝部的癌癥。
原發性肝癌中,根據病理類型又可分為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和混合型等,其中,由于肝細胞癌占85%~90%,是原發性肝癌的最常見的類型。
如果5個癥狀全都沒有,恭喜你沒有肝癌!
1、渾身沒勁
虛弱和食欲不振是肝癌患者的兩個明顯癥狀,并且經常在早期階段出現,而且沒有明顯的緣由。
隨著身體吸收的營養越來越少,精神狀態自然會下降,患者明顯消瘦,體重迅速減輕。
2、肝區疼痛
大多數患者的首發癥狀是肝區疼痛,這種癥狀的發生率超過了50%。
肝區的疼痛通常位于右肋部或劍突下,為間歇性或者持續性的鈍痛、隱痛和刺痛,在明顯的疼痛前,患者會感到右上腹部有不適的癥狀,但是這種疼痛時輕時重。
3、消化道癥狀
還有的癥狀是關于消化道的癥狀,一般的情況下,大家都會誤以為是因為胃病的情況,其實并不是的,希望這點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此外,腹瀉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癥狀,這種情況的發生率也是很高的。
4、發熱
相當一部分的肝癌患者會出現出汗、發熱。多數發熱為中低度發熱,少數患者可為高熱,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戰。
肝癌的發熱多為癌性熱,這是因為腫瘤組織壞死后釋放致熱原進人血液循環所致。
5、出血傾向
肝臟負責凝血因子的合成,得了肝癌,肝臟的凝血因子較少,身體的自凝血功能減弱。身體會比以前更喜歡流血。
例如,刷牙經常會導致嘴里出血、鼻出血、月經過多、消化道出血、便血、嘔血等現象。
四類人最易招惹肝癌,希望沒有你
1、慢性肝炎患者
以乙型肝炎為主,其次為丙型肝炎。
長期慢性肝炎是肝癌的首發病因,這是因為肝部炎癥反復發作,會使肝細胞有序的結構排列發生變異,整個肝的內部結構混亂甚至“ 坍塌”,最終演變成肝癌。
2、喜歡酗酒的人群
相信大家都知道,喜歡喝酒的人,引起酒精肝的幾率要高很多。
一旦患上酒精肝,可以說,很容易繼發形成肝硬化的可能,如果再繼續下去的話,就會導致肝癌的產生。
3、負面情緒多的人
人們悲觀、憤怒、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會傷肝,導致肝功能失調。
中醫認為,抑郁的人常肝氣郁結,易怒者則會肝氣橫逆、肝陽上亢,這兩類不良情緒都會傷肝。
國外研究發現,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4、經常熬夜的人
熬夜會讓肝臟疲憊不堪,也會降低免疫力,兩者相加對肝臟的損害很大。
熬夜不僅影響肝臟的自我修復,也會加重肝病,已經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如果還繼續熬夜,會加重病情,導致病情惡化。
生活中,養護肝臟健康,記住這樣做:
1、多吃綠
五色養五臟,青色入肝。多吃綠色食物,可養護肝臟。
西蘭花,所含的營養物質十分豐富,有些人將它稱之為是素中之王。多食用些西蘭花,可以起到預防脂肪肝的作用。
另外,西蘭花,含有豐富的蘿卜硫素,能夠提升肝臟的排毒功能。
萵苣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鋅、鐵,特別是萵苣中的鐵元素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經常食用新鮮萵苣,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達到了養血和養肝的作用。
菠菜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能夠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肝臟毒素排出,有利于肝臟負擔減輕。
2、多補水
肝臟排毒也需要水的幫助,多補水,可促進肝臟排毒,減輕肝臟負擔。
晨起和睡前,都可以喝點白開水,兩餐間,可以喝點茶水,促肝排毒的同時,也能消脂解膩,起到更好的養護肝臟作用。
刺玫花茶:將刺玫花自然陰干,泡水喝即可。
刺玫花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花,藥食兩用,可疏肝理氣,解郁,促排毒。
《本草再新》其記載:"舒肝膽之郁氣"。現代研究表明,刺玫花中的鞣質能清除毒素及過度酒精造成的肝充血,改善黃疸。
經常飲用,也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能明顯改善肝炎恢復期及膽囊炎、膽石癥發作期的癥狀。
黃花郎紅茶:將黃花郎根按照紅茶工藝發酵后,泡水代喝即可。
黃花郎也是藥食兩用的,最大的作用在于清熱解毒、消炎殺菌。
黃花郎全株可入藥,其根莖的消炎殺菌效果更突出,可輔助消除肝炎,是防止C型肝炎的主要天然食品。
經常飲用,還能增強身體解毒能力,加強肝部的解毒能力。
3、多運動
運動可增強肝臟功能,提升肝臟排毒解毒能力。
強烈的運動不適合現在的人們,那么,有沒有一種運動既輕松又有養肝效果呢?
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步行了。步行運動,運動量適中,既不增加肝臟負擔,又可鍛煉心臟功能。
快速步行運動,能活動筋骨、鍛煉肌肉、增強肝臟的功能。
慢慢散步,同樣能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功能,同時減輕了肝臟的壓力,對肝臟起到了一種保護的作用,在治療一些肝病上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倒行散步也是一種好方法,這樣做能夠讓腰椎骨骼、腓腸肌、背闊肌等得到更好的鍛煉,從而有效緩解因慢性肝病引起的腰膝酸軟。
4、多按揉
按揉穴位,可疏通經絡,起到調肝養肝的作用。
定位取穴:在背部,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按摩方法:正坐或者站立,雙手繞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現酸痛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1-3分鐘。
定位取穴:正足背側,第一趾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
按摩方法:坐位,兩腿并攏屈曲,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拇指的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現酸痛感為宜,按摩時間3-5分鐘,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另一側穴位。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