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候
血虛陽亢,頭痛眩暈:養血清腦丸、
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天麻鉤藤顆粒、清腦降壓片、天麻頭風靈片
肝陽上亢,外感風邪:正天丸、全天麻膠囊
肝陽上亢,心煩難寐:腦立清膠囊、松齡血脈康膠囊
肝陽上亢,胸中郁熱:安宮降壓丸
肝氣犯胃,胃脘脹痛:胃蘇顆粒、氣滯胃痛片、沉香化氣片、舒肝平胃丸、舒肝丸、左金丸
肝胃不和,胸脅苦滿:小柴胡顆粒
肝脾氣郁,手足不溫:四逆湯
肝郁血虛,肝脾不和:逍遙丸、加味逍遙丸
肝氣不舒,嘔吐酸水:柴胡舒肝丸
肝郁脾虛,失眠多夢:疏肝解郁膠囊,解郁安神顆粒
肝膽濕熱,脅痛口苦:龍膽瀉肝丸、瀉青丸、茵陳五苓丸、肝膽雙清口服液
濕熱中阻,脅痛腹脹:護肝寧片、利肝隆顆粒,化滯柔肝顆粒
肝陽不足,氣滯寒凝:十香丸、茴香橘核丸
肝腎陰虛、目澀畏光:明目地黃丸
肝腎陰虛、頭暈目眩:杞菊地黃丸、二至丸
肝腎陰虛、血少津虧:歸芍地黃丸
二、肝臟有兩大功能,一是主疏泄,二是主藏血;
肝主疏泄,所謂疏泄就是讓精神情志能夠疏通、暢達,人如長時間精神抑郁,可令肝氣郁結,如肝失疏泄,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中醫稱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另外,肝的疏泄還影響著氣血、津液的運行。
肝主藏血,是指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如肝血不足,不能濡養于目,則兩目干澀昏花,中醫所謂“肝開竅于目”;若失于對筋脈的濡養,則筋脈拘急,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中醫稱為“肝風內動”。
肝與腎主要是藏血與藏精的關系,肝血依賴腎精的滋養生化,腎精又須肝血化精不斷地補充,兩者相互依存和影響,若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可引起肝陰不足、肝陽偏亢的所謂“水不涵木”的癥狀。
肝肺也是相互影響的。如氣機升降失常,肝氣郁結,氣郁化火,肝火灼肺,肺失清肅,常見脅痛,易怒,咳逆,咯血等“肝火犯肺”的癥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