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愛情”二字是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我們需要它,我們期待它,我們也呵護她。同時,歷史上的文人騷客們也都表達了對于愛情的贊美與向往,比如北宋李子儀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卓文君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等。
在伊朗北部的一個小鎮,美國考古小隊在進行考古作業時發現了兩具人類骨骼。這兩具骨骼的姿勢十分奇特,呈“擁吻”狀。1972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組成的考古小隊在伊朗進行考古發掘活動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他們所處的地方是伊朗北部西阿塞拜疆省的一個小鎮,這里曾是哈桑魯古城所在的地方。考古隊此前已經在這里發現了很多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所以此時他們仍舊希望在這片曾經繁華的土地上發掘出一些令人欣喜的文物。當他們指揮著挖掘機在地上進行挖掘時,突然一塊類似人的頭骨的東西顯露了出來。考古隊急忙叫停了挖掘機的工作。就在考古隊迫不及待地尋找遺骸周邊是否還留存有其他隨葬品,或者能夠證明這具骨骼是何人的物品時,考古隊又發現了另外一具骨骼。令考古隊感到震驚的是,這具骨骼竟然躺在上一具骨骼的懷中,并且二人呈現出“擁吻”狀態。這令考古學家欣喜不已,急忙對他們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但是考古學家挖遍了他們的周邊,沒有發現一件隨葬品,或者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物品。雖然說這令考古學家有點小失望,但是這兩具骨骼的特殊姿勢,足以讓考古學家研究許久。
于是,他們便將發掘出的兩具遺骸轉移到了實驗室。
到了實驗室他們才發現,這兩具遺骸說不定真是“情侶”,因為從目前來看,他們的體態一大一小,而且小的一具躺在大的懷里,并且頭仰望著大的遺骸,仿佛在死前仍在向對方訴說著深情。
這兩具遺骸的形態按照我們一般人的理解來說,肯定是一男一女,在生命的終點一起相擁走向死亡。
但是考古學家之所以能夠成為專家,除了他們擁有專業的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和一般人的想法不一樣。他們就對這兩具遺骸的性別提出了疑問,并沒有像我們常人一般武斷地認為這就是一對男女的遺骸。果不其然,通過專業儀器的檢測,專家發現這兩具2800年前的遺骸果然都是男性,并不是我們所認為的一男一女。而且檢測發現左側那具較小的遺骸的年齡在30—35歲,而右側遺骸的年齡則在19—22歲。同時專家還發現,在右側遺骸的顱骨上有一個巨大的洞口,仿佛生前遭受過巨大傷害一般。上文我們講述了這兩具遺骸都是男性的遺骸,那么為什么這兩具遺骸會表現出“擁吻”狀?而且為什么右邊男性的顱骨上會有一個巨大的洞口呢?通過不斷地對尸骨進行研究并且對發掘地周邊也進行了仔細探索,考古學家果然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他們在發掘地周邊的土地里發現了許多糧食種子,而且埋藏尸骨的地方并不是一個正規的墓穴,結合這些情況考古專家猜測這里可能是當時人們存放糧食的糧倉。那么為什么這兩名男子會在糧倉里相擁而亡呢?專家結合相關史料,給出了他們的猜測,在2800年之前,尸骨發掘地并不是一望無際的黃沙,也不像現在這般荒涼,而是極其的繁華,是古伊朗的哈桑魯城堡。這里的人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雖說并不能人人都過上大富大貴的日子,但是每個人的溫飽都能夠滿足。可是平靜的日子并不能一直持續,很快的這座城堡就遭受到了強盜的襲擊,他們瘋狂地沖進城堡,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很多無辜的百姓都死在了他們的刀下。而城堡里的領頭男性也都承擔起來保衛城堡的任務,他們帶領著女人、孩子逃往了一處寺廟。但是窮兇極惡的強盜們并沒有打算放過城堡里的任何人,他們也騎著快馬追趕而來,見百姓們都躲進了寺廟,便放了一把火,將整個寺廟都給點燃了。有的人沖出濃煙,逃向了寺廟的地窖;有的人則打開大門打算出去和強盜決一死戰,但是他們剛一出去就被強盜給殺害了。而逃往地窖的人,也都因為火勢太大,無法出來,最終被濃煙嗆死了。所以專家推測,這兩具尸體可能就是當時在地窖之中的人。至于為什么一個人的顱骨上會有一個巨大的洞口,專家則表示有可能是在逃亡過程中,寺廟的木樁因為火勢的作用掉落下來,正巧砸到了那個人的頭上,造成了這樣的傷口。而為什么他們呈現出“擁吻”的狀態,專家給出的答案是他們可能真的是性別相同的“情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同性戀”。至此,人們才對這一對遺骸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他們的事跡也被當作新聞登上了當地的報紙,人們都為他們之間的“愛情”感動落淚。結語:雖然,哈桑魯古城的遺骸并不是一男一女,也可能并不是我們意識中的“愛情”。但是從他們經歷的事跡以及他們死后擁吻2800年的表現來看,他們配得上“愛情”這個詞語。當地的一些年輕人甚至將他們的“擁吻”照片紋在了自己的胳膊上,這也體現了人們對于他們“愛情”的認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