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知識創業、知識變現大熱,市面上到處都是如何利用寫作月入過萬, 月入十萬等等教你寫作賺錢的文章,一時間人人開啟寫作模式。那么這些寫作課到底能不能教會我們寫作,并且實現變現呢?
在這些寫作課中,大部分都是分析爆文的套路,解說變現的渠道。聽完這些以后就能掌握寫作這項技能?顯然是不能的。再說套路人人都會, 真要脫穎而出還是得靠真本事。
想要知道一篇文章到底具體該怎樣寫?不如靜下心來認真讀讀《金字塔原理》一書,它會教你清楚的理出文章的脈絡,教你如何寫出有條理性的文章,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寫出簡明扼要、思路清晰的文章。
《金字塔原理》的作者芭芭拉·明托,畢業于哈佛商學院,是麥肯錫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性顧問,三十多年來,致力于向人們傳授金字塔原理。現在,金字塔原理已成為麥肯錫公司的公司標準,并被認為是麥肯錫公司組織結構的一個重要部分。
此書分為四部分:表達的邏輯, 思考的邏輯, 解決問題的邏輯,演示的邏輯。
金字塔結構
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將發現的所有事物以某種秩序組織起來。如果一篇文章寫得很混亂, 讀者會看得很吃力,更別說理解了。而運用金字塔原理,先構思文章的結構,再將內容以某種秩序組織起來, 讀者就能一目了然,迅速并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所謂的金字塔結構,就是把同時出現的或位置相鄰的幾個思想相聯系,努力用某種邏輯模式組織它們。用分組和概括的方法, 把信息組成一個互相關聯的金字塔。
一, 表達的邏輯
01
最有效的表達方法是先提出總的概念,再列出具體項目,即要自上而下地表達。
你寫的每一篇文章的結構必定只支持一個思想,這一思想應當就是你希望表達的思想,而所有在其之下的思想則越往下越具體、越詳細,并且都對你希望表達的主題思想起著解釋和支撐的作用。
自上而下法構建金字塔步驟如下:
1.畫出主題方框。2,設想主要疑問。3,寫出對該疑問的回答。4,說明背景,5,指出'沖突'。6,檢查 “主要疑問”和“答案。
02
而作者在寫文章前,應采取自下而上思考,思維從最底部的層次開始,將句子按照某種邏輯順序組成段落,然后將段落組成章節,最后將章節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則是金字塔最頂端的一個思想。
自下而上法: 1,列出所有要點。2,找出邏輯關系。3,得出結論。
03
思考完后,開始動手寫序言,即開場白。先利用序言的結構,將頭腦中的觀點、論點、想法逐個梳理出來。
文章的序言必須先介紹讀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說明發生的“沖突”,并由此引發讀者的“疑問”,然后針對該“疑問”給出“答案”。
例如本文的開場白,背景:知識變現熱潮,人人都寫作。沖突:涌現許多網絡寫作課。疑問: 上寫作課是否能學會寫作。答案,不能,閱讀本書學習寫作。
五種形式的序言結構,寫出不同風格的文章。
基本式: 背景—沖突—疑問—解決方案
標準式:背景—沖突—答案
開門見山式:答案—背景—沖突
突出憂慮式:沖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問—背景—沖突—答案
序言的長度取決于讀者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只用一句話, 也可以長到3, 4段話, 就不能再長了。
如果文章篇幅較長,就應該列出關鍵句的要點,然后為第一個要點起一個小標題,由此開始寫作。
04
金字塔結構運用到的兩種推理模式:演繹推理,歸納推理
當讀者更關心'為什么'的時候,或者如果不首先給予解釋,讀者就無法理解需要采取的行動時候, 應用演繹推理。
演繹推理:是一種線性的推理方式,最終是為了得出一個由邏輯詞“因此”引出的結論。簡單來說就是比如:因為什么什么, 所以怎樣怎樣。
在連接演繹推理時,需要記住的是:1.演繹推理的過程不要超過4個步驟;2.推導出的結論不要超過兩個。
讀者更關心'如何做'時, 應使用歸納推理。
歸納推理:若干不同的事物(思想、事件、事實)具有共性、共同點,然后將其歸類到同一個組中,并說明其共性。
用歸納法時,應正確定義該組思想,識別并剔除該組思想中與其他思想不相稱(不屬同類、不具有共同點)的思想。
二,思考的邏輯關系
當你寫完全篇文章時,不要以為就完了,還必須仔細檢查一下全文的結構,找出邏輯框架,確定邏輯順序,然后概括總結出各組思想的隱含意義。
這一過程稱為冷靜思考(Hard-Headed Thinking)。學習和應用這一步驟都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想了解自己的思維, 就必須掌握冷靜思考的技巧, 這對寫作也有巨大的幫助。
01
邏輯順序分為三種: 時間順序, 結構順序,程度順序
時間順序:通過設想某一流程,得出的思想。( 第一步, 第一部,第三步 ......)
結構順序:通過評論某一結構,得出的思想。(生產部, 銷售部, 售后部.....)
程度順序:通過按程度或重要性不同分組,得出的思想。( 最重要, 次重要......)
若整篇文章寫完,通篇檢查下來,并沒有明顯的邏輯順序,說明思考還不周全, 得繼續完善。
02
概括總結思想
金字塔結構每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必須是對其下面一個層次思想的提煉、概括。
概括總結各種思想,遵守“相互獨立不重疊,完全窮盡無遺漏”原則。概括行動性思想, 明確說明行動產生的結果;概括描述性思想,概括出各種思想的共同點,相似性。把各種思想合并, 歸類,分組,并排序。最后檢查是否遺漏了任何步驟。
三,解決問題的邏輯
研究報告和PPT演示文稿,或者項目計劃書和咨詢建議,文章長, 內容多,寫作難度大, 寫出來的文章大都乏味。要想寫好,就要運用解決問題的邏輯。
理想的流程: 界定問題>結構化分析問題>分析/找到解決方案>組成金字塔與他人交流
強迫自己思考產生問題的各種可能原因,通過收集資料,以證明是自己設想的這些原因。只有假設自己已經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案。
所以提高寫這類文章的秘訣:1,界定問題。2,結構化的分析問題。
界定問題就是要搞明白: 1,是否有/是否可能有問題(或機會)?2,問題在哪里?
結構化的分析問題
結構化分析的方法只有3種:呈現有形結構、尋找因果關系和歸類分組。
從信息資料出手,設計診斷框架,使用診斷框架,呈現存在問題領域的詳細結構,展示一個系統內的各個單位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使用邏輯樹,產生和檢驗解決方案,揭示思想一覽表的內在關系。
四,演示的邏輯
01
在書面上顯示金字塔
寫作長篇文章時,在頁面上呈現金字塔層級的方法很多,最常見的有:多級標題法,下劃線法,數字編號法,行首縮進法,項目符號法。
上下文之間要有過度, 在每一章或節的開始,可以采用講故事或承上啟下的方法作鋪墊。如果章、節比較長,也可以在結尾處作一總結,然后繼續往下進行得出完整的結論, 或者闡明下一步行動。
02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現金字塔
決定一張幻燈片的內容,應牢記以下指導性原則:
1.每次只演示和說明一個論點。
2,論點應使用完整的陳述句,而不是標題性語言
3,文字應盡量簡短
4,使用簡單的詞匯和數字
5, 字號應足夠大.注意幻燈片的趣味性.用逐級展開呈現,提高趣味性
演示文稿應圖文并茂,使用各種圖、表、示意圖,更形象更直觀,更有沖擊力。
03
在字里行間呈現金字塔
要使文章有趣味性,而不是枯燥的堆砌,就要在大腦里把想表達的東西先勾勒出圖像, 然后再用語言把圖像描繪出來
總結:
你寫文章的目的通常是回答以下4類問題之一
1.我們應該做什么?
2.我們應該如何做(將如何做/是如何做的)?
3.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做?
4.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
著手寫一篇文章,找出界定問題,結構性的分析問題,收集資料,列出框架。自下而上的思考,自上而下的表達, 提出總的概念, 再具體分析。用背景-沖突-疑問-答案的方式寫序言,用演繹推理或者歸納推理寫出下一段,完成整篇文章。寫完以后, 檢查文章的邏輯順序,概括總結各種思想,完善文章內容。采用干凈整齊的排版,演示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