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開始接觸寫作,從若即若離的不確定到昨天在簡書發表了第一篇文章。我以為,我喜歡寫作,這件事,已經遮掩不住,于是,我會就此堅持下去,直到短暫的迷戀也變成了不寫難受的習慣,最后還要寫作握著我的手送我最后一程。
而今天,我幾乎爽約。這一篇,還是逼著自己寫的。堅定時的堅定是真的,懶起來的時候也是真的懶。我心態不好,拖延癥還重,目標感缺失,又攤上一顆強烈的虛榮心。這意味著,沒有人鼓勵贊美,我會懈怠;沒有人督促鞭撻,我會懈怠;沒有實質性收獲,我會懈怠。你看,能讓我放棄寫作的理由,可真多了去了。但結果是,在寫作上走長走遠的心戰勝了偷懶耍滑的愉悅,這篇文章,說什么都得寫完。
之前看到很多人說,堅持寫作的過程,就是不斷認識和改造自己的過程。我相信的。在簡書發表文章之前,我已經寫了兩年日記,一開始很難,常常三五天過去了才想起來有這回事。第一年的日記連一個一百頁的A5筆記本也沒寫完。第二年,我強迫自己每天吃完飯第一件事就是寫日記,不寫不能干別的,于是在反復堅持與懈怠的過程中,我第一次讓買來的漂亮本子沒有成為墻角積灰的平臺,也沒有成為母上大人清出去當廢品賣掉的垃圾。
在堅持寫作以前,我從來沒想過堅持到底能給我帶來什么。這一年,我知道了答案,堅持寫作給你的,是一種篤定!是腳踏實地之后的安心!
大學剛畢業那兩年,我考了兩次研,兩年都沒好好準備。買了一大堆書,在親友面前裝樣子,不出門浪,在家不打游戲不看電視,實際上也沒怎么看書,每天坐在飄窗上發呆,還以為自己在思考哲學,洞悉了世界的法則,憤世嫉俗得很。我不快樂,母親還以為我是讀書太辛苦,而我無法解釋。這種狀態應該是對中二少年最好的一個詮釋了。最后的結果毫無懸念,我沒考上。令我印象深刻的只剩下進考場前的焦慮不安。沒有付出堅持過的人,內里都是虛的。
之后自己去找工作,灰頭土臉,不明白自己與世界怎么會如此格格不入。沒有目標,隨波逐流,回首望不見來路,前行看不見歸途。明明也沒有遭受什么迫害,日子卻一天比一天絕望。我認識到自己一定是出了什么問題,再繼續下去不行,于是想方設法自救。那些負面情緒沒辦法找人說。我嘗試過與人傾訴,但效果不好,沒人能幫得上忙,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我需要什么樣的安慰和補償,有時還會被我帶跑偏,與我一起喪。
好在我的本質是一個中二少年,心里還有一股“世界不會讓我就此沉淪”的信念。我開始搜集各種自救的方法。我看心理類的微信軟文,學習各種排遣的方式,什么冥想,什么與自己對話,我都試了,效果不好,沒有實感。最后是《心靈寫作》給了我最合適的方法——寫作。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抱怨也好,執念也好,寫下來。這也是我開始寫日記的契機。第一年,我的日記里只有負面情緒,陰暗嚇人的念頭,無法與人說又自己消化不掉的惡,全部寫在日記里。這一年后我開始回到人間。
清空那些情緒垃圾之后,我發現腦子和心一起空了一大塊。事物絕對兩面共存,不存在片面的好和壞,在我清除壞的同時,與它共存的好也被清理了出去。就像孕婦生下嬰兒,一覺醒來時摸到肚皮癟癟的,多少會有些慌亂和失落。我的情緒,再壞也是從我身體里剝離出來的,無形,卻真的曾經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痕跡。
在那之后,我還是不能做到百分百每天堅持寫作,但不寫的時間隔的越長越失重。寫給自己看,回顧自己的時間好像成了我寫作全部的使命。但日子久了,我不再僅僅想要停留于此,我開始有種表達的欲望和野心。這野心醞釀了好久,終于,在昨天踏出第一步,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