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往中,不企圖揭露他人的隱私,更不去“攻擊”別人,這是與人談話交往的基本準則。
今天就來聊聊,跟別人溝通一開口就讓人喜歡的8個小技巧。
1.選擇積極的用詞與方式
在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同時,溝通用語也應當盡量選擇體現正面意思的詞。比如說客戶,常用的說法是“很抱歉耽誤您這么久”。
這“抱歉耽誤”實際上在潛意識中強化了對方“耽誤”這個感覺。比較正面的表達可以是“非常感謝您耐心聽我這么長時間的介紹”。
2.擅用“我”代替“你”,擅用“我們”代替“我”
語言表達技巧是一門大學問,語言講話其實是你心智的反映,我們說話的語言格局要高,有些人恰恰不懂得這些,溝通不人性化。
不要認為只有口頭語才能讓人感到親切,我們對表達技巧的熟練掌握和嫻熟運用,可以在整個交流過程中體現出最佳的形象。
3.針對不同的溝通對象采取不同的溝通態度
很多時候對一個事情的判斷,并不能簡單地以應該不應該和好不好來區分。
我們提倡仁愛、提倡真誠友好的溝通,并不是要大家喪失原則地去寬容所有不友好的人和事。
4.溝通中要肯定對方的內容,不僅僅說一些敷衍的話
這可以通過重復對方溝通中的關鍵詞,甚至能把對方的關鍵詞語經過自己語言的修飾后,回饋給對方,這會讓對方覺得他的溝通得到你的認可與肯定。
5.因人而異地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
一般說來,文化水平高的人,不愛聽膚淺、俗氣的話,應多用一些邏輯性強的推理;文化層次較低的人,聽不懂高深的理論,應多舉淺顯易懂的例子。
生性沉穩的人,要多調動他的情緒;脾氣暴躁的人,用語要明快簡潔;思想頑固的人,要善于發現他的興趣點,進行轉化,如此等等。
6.不做沉默的“智者”
有些人因為自卑心理或因某種原因而不敢開口說話,只要勇敢地講出第一句話,緊接著第二、第三、第四句就會跟著講出來。
所以,把話說出來是關鍵,因為無論怎樣你表達了自己的思想,而與人交流才是學習和進步的階梯,不要當“故作”深沉的智者,把自己封閉起來并無益處。
7.可以試著清除語音障礙
有的人聲音尖銳刺耳,有的人聲音沙啞低沉,盡管一個人聲音的基調改變不了,但每個人還是可以發出一些不同的聲音,其中,也必有一種音色是最亮麗而具有魅力的。
說話太快,使人喘不過氣來,聽不清,你自己也白費口舌;說話太慢,使人聽得不耐煩。另外,說話帶口頭禪,會擾亂節奏,顯得雜亂無章。
8.端正說話態度,溝通效果會進一步提升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最忌諱那種傲慢的腔調、趾高氣揚的神情、刻板僵硬的語氣。而謙遜的態度、委婉動聽的語調,能給人一種心悅誠服的力量。
我們常說,會溝通的人情商高,其實溝通就是要玩轉情商,將自己的熱枕與經驗融入談話中,是打動人的速簡方法,也是必然要件。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與人交談一次,往往比多年閉門勞作更能啟發心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