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最熱的三伏天已經來到。炎炎夏日,高血壓患者可能留意到夏季的血壓似乎比冬天低一些,有不少高血壓患者認為夏季血壓低,就會自行減藥減量,殊不知這樣會導致血壓出現劇烈波動,甚至引發心梗、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案例一則
高女士是高血壓老病號,一直服用降壓藥,血壓控制的一直比較平穩。今年入夏后,幾次量血壓都比平時稍低,她認為天熱了血壓會自然下降,于是自行停了藥。不曾想,3天后突然感覺頭暈、惡心、心慌,家人陪她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后發現,她的收縮壓高達175 mmHg,經過1周多的調整才恢復正常。
(圖片來源:pixabay)
人體血壓具有季節特點,
夏季血壓具有兩面性
人體血壓是不斷變化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有研究表明,血壓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特點,通常表現為冬季血壓升高,夏季血壓降低,夏季與冬季相比,收縮壓大致可降低10 mmHg左右。
夏季血壓降低的原因可能有:
夏季溫度升高,體表血管擴張,血管阻力減小,血壓相應下降;同時夏季多汗,體表水分蒸發增多,水分攝入相對不足,使得血液容量降低,血管緊張度下降,血壓也隨之降低。但也有些高血壓患者,夏天容易心情煩躁、睡眠不佳,或因出汗較多而水分攝入不足,可能會出現血壓不降反升的情況。
因此,當夏季血壓降低時,若擅自減藥甚至停藥,很有可能會出現血壓「一過性」反彈升高,甚至會較以往血壓更高,這樣一來,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而且由于血壓較大幅度的波動很可能會引起心、腦、腎發生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圖片來源:pixabay)
當高血壓遇上夏季高溫,
降壓藥該何去何從?
炎熱的夏季選用降壓藥種類時大有講究:
1) 夏季由于人體出汗多,電解質和水分排出也增多,因此要減少利尿劑類降壓藥的使用,以防止出現脫水及低血鉀。
2) 夏天宜選用長效、緩釋降壓藥:高血壓患者夏天夜間睡眠質量差,常會出現夜間血壓升高,因此,夏天更適合選用長效、緩釋降壓藥物。長效降壓藥一天只需服一次,具有24小時平穩降壓的作用,能更好地控制夜間血壓,從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3) 患腸炎、腹瀉的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控釋和緩釋類長效降壓藥物。因為這些長效制劑需要在腸道緩慢釋放藥物以保持長效,腸炎、腹瀉患者服藥后會很快將藥物排出體外,達不到長效目的,反而會因藥物排出使血壓升高。
4) 如果在短時間內血壓急劇升高,為了防止發生高血壓危象或出現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需要使用短效降壓藥,使血壓在短時間內降下來。
5) β受體阻滯劑需要慢慢減量,因為突然停藥會導致β受體阻滯劑撤藥綜合征,即血壓比不吃藥時更高,心律更快。
血壓控制良好者降壓藥的減停策略:
1) 如果是輕度高血壓患者,且無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在夏季血壓已經出現下降趨勢(10 mmHg左右)一周左右時,如果患者自律性強,能堅持通過生活方式的調理來控制血壓,并保證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時,可以暫時停藥,停藥后應定期監測血壓。
2) 若患者血壓較長時間達標且無心、腦、腎等合并癥,可考慮減少降壓藥種類或藥量,如可從藥物三聯減為二聯治療,或者某一種降壓藥由原來的1天1粒改為1天半粒(前提是此藥可掰半使用)。減藥后仍應定期測量血壓,藥量仍以可維持目標血壓值為準。
幾類特殊患者即使夏天血壓不高,也不能停用降壓藥:
1) 長期高血壓合并急性或慢性心衰患者,不能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類藥物。因為這時候用藥的目的不再是單純降壓,而是用來治療心衰和保護心臟功能。
2) 許多心梗患者需要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類藥物進行二級預防,防止再發生心肌梗死,防止心肌梗死患者發生心衰。
3) 一些糖尿病或腎病尤其是合并大量蛋白尿的患者,需要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類藥物,降低蛋白尿,保護腎臟功能。
作者:馬鑫 審校:王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