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迷迷糊糊之中,突然討厭起了自己。這個想法由來已久,且一直從沒消失過。這兩年,更是明顯得無法扼制,有時,甚至會失態或癲狂。但最終,還是主動地繳械投降,屈從于各種必須接受的現實。
不過,活到現在,越發地平靜接受世間的一切不公平,但越發地難接受自己的所有平常心。幾十年前的我,就在憂郁中成長;幾十年后的我,又在抑郁中煎熬。但清醒地知道,不公平本身就是一種公平。
有許多種本來可以自由而簡單地選擇的弱社交關系,卻因為各種虛妄的執念,變得異常復雜而不可去除,幾次給我帶來致命性打擊,讓我痛不欲生。但那一切,或許本來根本不需要發生或者根本就不是事。我留給別人的印象越來越好,但別人留給我的印象并非如此。既不能愛,又不能恨,但實在不想讓無辜的別人躺槍。在所有并不必然對等的弱關系中,最終會因某些第三方的原因,而造成彼此的不愉快,但還會是彼此妥協而達成表面上的一致。畢竟,有些真情實在是很難得的,誰也不想放棄這種美好的感覺。自己的并不理智或者本來十分和諧的關系,會因為自己的胡鬧和執念而變得并不太安全。自己卻又在一次次底氣不足中進行著無力且無理的鬧騰,有時,也挺痛恨自己并不溫情而理智。或許,誰都希望自己成熟而正確,也都希望對方綿密地配合自己。但這,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完全決定兩個人的關系,但肯定會深刻地影響兩個人的關系。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有時,我也并不想同時得到,或許我更想得到魚呢。
在自己并不紛繁而復雜的所有社會關系中,好多種關系完全可以自己“說了算”。自己也曾一怒之下,或者一言不合拉黑了別人,從此:一刀兩斷,相忘江湖。看起來,有些天馬行空,但也確實快意人生。我知道,人與人的關系,大致可能有兩種分類:可自由選擇的和不可自由選擇的。所有不可選擇的關系,都會是可疑的。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所有可選擇的關系,多半會是可信的。我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了這個哲學命題,似乎有一定道理。雖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關系,但至少在網絡社交鋪天蓋地而來的今天,對我來說,確實如此呢。
我知道,假如,我變得更加讓人感覺“親愛”的話,會贏得更多的社交紅利,但那些并不全是我需要或感興趣的。相反,有些關系,可能會拖累我本已疲憊不堪的身心。我想簡化我的一些社交,尤其是弱社交關系。當然,我也確實從中擢取了相當一些很不錯的深情厚誼。
可是,讓我放下那最后一點能支撐我的精神骨架的執念,去更低姿態地入世和迎合并不情愿的某些人際關系,會讓我變得更加地痛苦和狂躁。我無法要求和左右任何人和我站在同一種思維高度或角度,我也不想那么去做。在任何關系中,我是會充分尊重對方的權益和自由。可是有些自己并不喜歡但只能硬生生接受的交往方式,真的會消磨我的熱情和骨力,會讓我不知所措中苦苦煎熬。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會陷入這種虛無的相互交織和撕殺的痛苦情緒中而不能自拔。
寫到這,其實,內心已放松下來。我知道,自己會慢慢地淡化或消除這種不良的情緒,畢竟,別人沒有錯,對方也沒有錯,錯的只是自己的某些執念。年歲漸長,活得越來越像自己,也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親愛的自己,其實并不那么親愛。但索性,還是真實一些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