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所問:非農業戶口怎樣才能合法擁有宅基地和土地?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概念,就是農村的所有土地(包括宅基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農戶只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所以題主所問的也是只包括這兩個權利,也就是說非農業戶口怎樣才能合法擁有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具體回答如下:
第一,農村宅基地使用和土地承包的前提是基于村集體成員資格,也就是農業戶口。宅基地的分配是一種福利性質,原則是“一戶一宅”。土地承包是以家庭為單位承包到戶。所以從原則上來說非農業戶口要想擁有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權,在法律上是不支持的。
第二,現在國家大力提倡農村土地流轉,實行“三權分置”,所以非農業戶口可以通過土地流轉以及租賃,拍賣等方式擁有土地的經營權,但是土地的承包權還是原農戶的。
第三,法律規定:農民獲得宅基地的前提是本村的集體成員,同時村民只擁有宅基地房屋的所有權,宅基地還是屬于村集體的,宅基地雖然不能被繼承,但是宅基地的房屋可以被繼承。如果父母是農業戶口,而子女是非農業戶口的,理論上是可以通過繼承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權,因為房地一體,從而間接得到宅基地的使用權。確權時必須登記為“此權利人為前村集體成員的合法繼承人”。
第四,可通過與農村戶口的人結婚。在農村,孩子快要結婚成家了,村里會批給新的房基地,以便蓋新房娶媳婦,然后分戶。所以,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擁有農村宅基地使用權。
第五,如果你是離休、退休、退職的干部職工,復退軍人和華僑、僑眷、港澳臺同胞持合法證明回原籍定居,需要建房而又無宅基地的,可以申請村里批宅基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大家喜歡或想咨詢更多農村問題,請關注我的頭條號“閏土說農”,同時歡迎積極點評、留言或私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