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最早講述其故事的《木蘭辭》不僅與《孔雀東南飛》并稱“樂府雙璧”,也被收入了全國各個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中,被全國的學生們記誦。1998年美國迪士尼公司將這個故事改編為電影,從此她的勇敢與智慧為全世界的小朋友們熟知。2020年迪士尼再次邀請劉亦菲主演真人版《花木蘭》,更是說明了這位忠孝智勇的女性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是令人贊嘆的巾幗英雄。
事實上,花木蘭的原型歷史上真實存在,據考證應該是南北朝時期北魏抗擊草原上柔然部落時的一名士兵。歷史上這位女性并沒有留下姓氏,后世根據她“木蘭”的名字在文學作品中給她起了一個“花”的姓。然而在我軍中,卻有一位真真正正的“花木蘭”,她曾榮立1次特等功,3次大功,4次小功,她就是郭俊卿。
1931年,遼寧省凌源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中,一個瘦弱的女嬰出生了,她就是郭俊卿。這著實是一個苦難的地方在苦難的時間發生的一件小事,因為沒有多久,日本關東軍就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我國東北。盡管東北的黑土地極為肥沃,但在殖民者的壓迫下,郭家連活下去都成了奢望。無奈之下,郭父帶領全家逃荒到了內蒙古,在這里他請求地主翁德臣收留自己一家,一家人愿為地主做長工,只為換得一個破屋和幾口吃的。
翁德臣名字有德,其人卻無德可言,他讓郭家做著極為勞累的工作,當郭父因為從高處摔下受重傷時,又不顧郭母的懇求將他們全都趕出了破屋。在寒冬中流浪沒有幾天,郭父就拋下孤兒寡母撒手人寰。失去了家中頂梁柱后,一家人的生活更為困難,郭俊卿年僅3歲的妹妹也因為饑餓和疾病去世。
1945年,當時已經做了多年泥瓦匠的郭俊卿遇到了正在招兵的八路軍。雖然還不滿15歲,她也聽說過這是一支為窮人打仗的軍隊,為了救助更多像自己家一樣的貧農,也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郭俊卿剃了光頭,謊報自己是17歲的的男生,名叫郭富。招兵的人見她滿臉黑泥,手掌粗糙,只當她是因為營養不良而比較矮小,將她吸納到了軍隊中。
為了掩蓋自己的女性身份,郭俊卿要求自己無論戰斗還是行軍都不能比男兵差。生活中她總是錯開時間,自己獨自去解手和洗澡,和戰友們一起睡大鋪時也一直穿著衣服。這引起了戰友們的好奇,結果有一次戰友小李突然抱住她時,郭富氣得拿出刀子揮舞并大哭,這下戰友們再也不敢好奇這個問題了。
她曾經在雪夜中行進60里傳遞重要指令,連馬匹都支撐不住時,她干脆自己背起馬鞍牽著馬在齊膝的雪中行進,終于在4小時內完成任務。也曾在遼沈戰役中拿起刺刀與敵人白刃戰,率領戰友拿下陣地。在一次冬天過河時,她不顧嚴寒背起受傷的戰友渡過冰冷的河水,但這也給她留下了婦科病病根。
1950年,她因為嚴重的婦科病疼到昏倒,戰友們手忙腳亂地把她送到軍醫處,這才暴露了她的女兒身份。她的事跡迅速傳遍了全軍,全軍發起了向郭俊卿學習的號召。后來她作為唯一的女特級戰斗英雄,還在北京受到了領導的接見。1959年,以她為原型的電影《戰火中的青春》在全國上映,全國人民都認識了這位當代花木蘭。
不幸的是,由于多年戰斗積累的傷病,郭俊卿得了嚴重的婦科病,失去了生育能力。她也終身沒有結婚,而是從孤兒院收養了兩名子女。1983年,郭俊卿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