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山西正通過培育打造十大重點產業鏈,牽引全省制造業實現鏈式發展、集群發展、融合發展,著力構建支撐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具有山西特色核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山西11市有何優勢產業?如何“鏈”出高質量發展新活力?新華網帶你了解!
太原篇
太原是山西省會,國土面積69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9萬。
控帶山河、肩背天下,太原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
今天的太原,優勢在集成、資源在集中、動力在集聚。
作為山西中部城市群核心城市,太原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京津冀一體化”重要節點,太原交通區位優越。
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0.3元低電價,太原能源保障有力;每年13億元招商引資專項資金,“一鏈一策”政策體系,太原以真金白銀為項目落地發展蓄勢增能……
當前,太原錨定“十四五”經濟總量邁向萬億元的目標,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大力實施百千萬億工程,全力打造特種金屬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生物基新材料六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大同篇
大同位于山西省最北端,歷史上素有“北方鎖鑰”之稱,現轄四區六縣和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人口約310萬。
這里文化底蘊厚重。大同是國家最早確定的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和中國九大古都之一。
這里區位優勢明顯。大同位于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是全國63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和商貿物流節點城市。大張高鐵的建成通車,使大同至北京的車程被縮短至100分鐘左右。
這里產業基礎良好。大同是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和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津地區“菜籃子”和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同時,大同是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優質動力煤生產基地……近年來,大同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大數據產業、通航產業迅猛發展。
這里生態環境優美。大同是國家級園林城市,是名副其實的康養勝地。
朔州篇
朔州,是右玉精神的發源地,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投資熱土。
當前,朔州市正全面擴大對外開放,依托重點產業鏈基礎、優質綠電優勢和“媽媽”式政府服務,實施全產業鏈培育工程,聚焦“新材料、高端陶瓷、現代煤化工、綠色食品深加工、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低碳硅芯”重點產業鏈發展,積極引進、承接產業鏈關鍵配套企業,培育更多“鏈主”企業。
此外,朔州市還全力打造“兩山”理論實踐高地、轉型綜改示范高地、能源革命創新高地、農牧融合發展高地,形成經濟外聯內通發展大通道,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塞上綠都。
忻州篇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下轄14個縣(市、區),設有10個省級開發區,具有較大的產業承接、項目承載能力。
忻州是資源富區,有“中國雜糧之都”的美譽,盛產紅蕓豆、亞麻籽、甜糯玉米、蕎麥、燕麥、小米等;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礦藏50余種,煤、鐵、鋁、金、鉬、金紅石、高嶺巖、白云石、大理石等資源儲量在全省均占較大份額,地熱田總面積達32.3平方公里,是華北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
忻州是旅游熱區,現有159處旅游景區、景點,五臺山和雁門關地處忻州境內。
忻州是人文大區,作家、歷史學家元好問,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等一大批文人學者都出自忻州。
忻州是革命老區,是晉綏、晉察冀兩大根據地的中心腹地,曾走出數位優秀共產黨員。
作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主戰場之一,忻州迎來了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同時也將為來忻投資發展的企業、客商創造力度更大、范圍更廣的政策機遇和環境機遇。
陽泉篇
陽泉,位于山西省中東部,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是晉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平定縣、盂縣、郊區、城區、礦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有“中共創建第一城”的美譽。
近年來,陽泉通過實施工業賦能育新、數字經濟優先發展、服務業擴容提質戰略,加快形成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型現代服務業為主體,多領域多產業協同發展的“4+N”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一條多產業協同、多業態融合、多鏈條互補的產業轉型新路。
呂梁篇
呂梁是一座英雄輩出的城市,女英雄劉胡蘭、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一代女皇武則天、一代名將狄青等,都是呂梁兒女的杰出代表。一部《呂梁英雄傳》更是譜寫了紅色呂梁與英雄呂梁的傳奇。
呂梁是一座物產豐富的城市,煤、鋁、鐵、氣等礦產資源富甲三晉,紅棗、核桃、小雜糧、馬鈴薯、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種類繁多,汾酒、竹葉青白酒馳名中外。
呂梁是一座山河多嬌的城市,磧口古鎮、北武當山等一大批旅游景點聞名全國,林草覆蓋率、森林覆蓋率居山西省前列。
呂梁還是一座發展強勁的城市,作為山西省最年輕的地級市,2003年撤地設市以來,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總量連續三年保持在全省前列,是山西綜合實力提升明顯的地市之一。
晉中篇
晉中市,因地處山西中部而得名,東臨太行山,西傍汾河水。現轄2區、1市、8縣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當前,晉中市全力打造綜改區晉中開發區和10個縣(區、市)開發區“1+10”聯合體,差異化布局產業項目,構建各具特色、整體聯動的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格局。
作為晉中市的集聚發展區,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晉中開發區分為大學城產業園、匯通產業園、瀟河產業園、新能源汽車園四個產業園區,總規劃面積約223.8平方公里。
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晉中開發區以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推進產業配套協作和重大技術的研發與成果轉化,促進原有產業騰籠換鳥、轉型升級,使裝備制造、現代物流、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現代物流/信息、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健康、文化數字創意六大新興產業。
根據總體規劃,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晉中開發區將在晉中瀟河兩岸建設138.2平方公里的瀟河產業園區,著力建設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及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
長治篇
長治市位于山西省東南部,總面積 1.39 萬平方公里,現轄 4 個區,8 個縣和 1 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
近年來,長治市初步形成了以半導體光電、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信創、光伏制造及應用、通用航空、文化旅游、醫藥健康、固廢利用等為主的現代化產業體系。LED、光伏、生物醫藥行業全省領先。
目前,長治市重點打造鋼材深加工、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氫能、光伏、現代醫藥、光電(LED)、現代煤化工、動力鋰電池、資源綜合利用10大產業,全力推動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實現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晉城篇
晉城位于山西省東南部,東枕太行,南臨中原,西望黃河,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下轄6個縣(市、區)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今日的晉城,已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2021年全市GDP增長11.6%,排名全省第一。適中的區位,便捷的交通,使晉城成為了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門戶,對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橋頭堡。
今日的晉城,已連續舉辦兩屆中國·山西康養產業發展大會,確定為永久會址,并被聯合國老齡機構授予“世界康養示范城市”,有“東方古堡、人間晉城、云錦太行、詩畫晉城”之美稱。
今日的晉城,大健康、大文旅、大康養正融合發展,產業的潛力正在激發、活力正在釋放、態勢正在形成,晉城市的文旅康養產業已迎來快速發展的時代機遇。
臨汾篇
臨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黃河中游,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轄17個縣(市、區)和12個省級開發區。
這里歷史悠久,有“華夏第一都”之稱。
這里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華北地區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
這里區位優越,地處太原、西安、鄭州三個省會城市的三角中心,所轄侯馬市是全國五大物流重鎮之一。
當前,臨汾正緊扣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和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雙城”定位,全力推進沿汾、沿黃、沿太岳“三大板塊”協同發展,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重點打造煤焦鋼綠色傳統產業集群、清潔能源產業集群、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和新材料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生產生活性服務業,推動現代農業特優發展。
運城篇
運城,古稱河東,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中心地帶。全市轄1區2市10縣、12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山西省的農業大市、人口大市和新興工業城市。
這里歷史厚重,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2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6項。
這里產業多元,物產豐饒富足,工業基礎雄厚,旅游資源豐富,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這里環境優化,推行“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
這里政策富集,全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同時,享受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其它“國字號”政策優勢。
這里崇教尚學,是全國8個“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之一。
這里生態良好,是典型的山水平原城市,環境承載空間較大,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