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補充維生素D的問題時常被問起,“維生素D缺乏或者缺鈣”常常是父母們比較關心和在意的,關于維生素D該如何補充的問題,是兒科醫生被問及的高頻問題之一。 因此綜合了維生素D相關問題來說說。
1權威機構推薦如何補充維生素D?
中華兒科學會:
1. 嬰兒生后即盡快開始每日攝人維生素D400~800 IU(10ug)直到2歲,可以根據北方或南方,冬季或夏季等不同情況選擇400 IU/d 或 800 IU/d。夏季戶外活動多者可以停用; 純母乳喂養能滿足嬰兒骨骼生長對鈣的需求,不需額外補鈣。
2. 如果嬰兒每日攝入500毫升配方奶,奶粉中含有維生素D約200 IU(5ug),同時如果能保證適當的戶外活動(尤其是夏季戶外活動較多時),可不必另外補充VitD制劑。
3. 對于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生后即應補充VitD 800~1000 IU/d(20~25ug/d),3個月后改400 IU/d(10ug/d)。
4. 妊娠后期為秋冬季的孕婦宜每天適當補充維生素D 400~1000 IU
——中華兒科雜志2008年3月第46卷第3期
美國兒科學會:
1. 純母乳喂養或者混合喂養的嬰兒應該在生后數日后給予每天400 IU(10ug)的維生素D。
2. 如果配方奶喂養或者混合喂養的嬰兒,每天配方奶(維生素d強化的配方奶)的量能夠達到1000毫升,可以不用再補充維生素D。而配方奶量小于1000毫升的嬰兒,需補充維生素D400 IU(10ug)。
3. 兒童期食物應該富含維生素D,如果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不足400 IU(10ug),仍需要每天補充400 IU(10ug)維生素D。(注:由于食物中含有的維生素D相對比較少,所以當孩子沒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接受足夠的紫外線照射的話,則需要另外補充維生素D)
—Pediatrics November 2008, VOLUME122/ISSUE 5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22/5/1142)
2配方奶粉喂養的嬰兒如何補充維生素D?
對于維生素D添加的原則是每天需要量是400IU, 如果不足則需要添加維生素D制劑,嬰兒配方奶各個國家都會有相關營養素的含量范圍規定,根據我國《嬰兒配方食品》中規定,配方奶中維生素D含量范圍40~100 IU/100 kcal,而配方奶熱量基本在大約70kcal/100 mL,所以,嬰兒每日配方奶奶量需要達到1000毫升,才能相當于獲得400 IU的維生素D。美國的配方奶也基本是每1000毫升配方奶中含有400IU維生素D。另外有些機構的指南更加具體的提到,如果配方奶的量在500~1000毫升則只需補充200IU就可以了,如果每天配方奶小于500毫升則需要補充維生素D 400單位,如果每天的配方奶的量超過1000毫升則無需補充維生素D。
3食物中的維生素D
大多數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少,如乳類(包括人乳及牛、羊乳等)、禽蛋黃、肉類等含量較少,谷類、蔬菜、水果等植物學食物幾乎不含維生素D。在天然食物中除一些魚類含有維生素D較為豐富,其他食物大多含維生素D較少,如雞蛋(每天需要吃10余個),或者牛肝(每天要吃800克)或者奶酪(每天要1千克)才能夠滿足一天的維生素D的需要量。而在沒有人工強化維生素D的一些市售乳制品中,同樣維生素D較少。所以,當小嬰幼兒食物還不夠廣泛,以及戶外接受陽光照射不夠時,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推薦補充維生素D制劑。

來源:http://www.dietitians.ca/Your-Health/Nutrition-A-Z/Vitamins/Food-Sources-of-Vitamin-D.aspx
4為什么需要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缺乏的狀況,是世界性的嚴重問題。目前全世界約有10億人存在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 甚至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老年人維生素D缺乏占40~100%,而我們國家孕婦及新生兒血清25(OH)D水平均在50nmol/L(20ng/ml)以下,維生素D缺乏在40~100%之間,維生素D充足不到10% 。維生素D缺乏北方兒童月30~70%,而南方約10~40%。這些數據提示,目前在北方3個孩子當中就有1~2個孩子存在維生素D缺乏,南方維生素D缺乏的兒童也是個普遍現象。所以,維生素D缺乏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這其中的原因跟日照時間以及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少有關系。所以建議補充,而且維生素D缺乏并不是兒童的專利,所有年齡段可能都會存在這一現象,尤其是老人,兒童,孕婦是補充維生素D的高危人群。
6關于維生素D與陽光照射?
陽光照射是獲取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研究表明面積為1cm2的皮膚,中等強度陽光照射10分鐘,可產生1 IU的維生素D。母乳喂養的嬰兒每周戶外活動2h,僅暴露面部與手部,即可維持嬰兒血25-(OH)D的濃度在正常范圍的低值。因此,對于較大兒童,為保證骨骼健康,冬季應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夏季可到室外陰涼處活動,孕婦及兒童尤應注意適當曬太陽。但是由于日光照射可能引起皮膚腫瘤的發生,例如成年人惡性黑色素瘤與兒童日光照射程度密切相關,流行病學結果亦間接證實接受日光照射的年齡越小,皮膚癌發生的危險性越大,甚至比一生中日光照射的總量更為重要。因此,提醒特別是<6個月的小嬰兒應避開正午時間,避免日光直射。同時,對于兒童日照量亦要適宜。而且建議盡量選擇夏季早晨或午后曬太陽,這個時段的紫外線不僅有助于皮膚合成維生素D,而且對皮膚的傷害較小,盡量避免10:00~16:00的太陽照射。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5年7月第23卷第 7 期
6關于維生素D缺乏的判定
對于維生素D缺乏的界定, 血清25-(OH)D水平評價維生素D營養狀況是最佳指標,是維生素D缺乏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早期診斷的主要依據。而我國將兒童維生素D水平血清維生素D水平達到50~250nmol/L(20~100ng/mL)范圍認定為適宜的維生素D營養狀況。
7維生素D補充劑的選擇標準
選擇維生素D3優于維生素D2,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D3提高血清25-(0H)D水平與補充2倍劑量維生素D2相似。
維生素D補充劑的劑型有滴劑和膠囊兩種,維生素D滴劑服用時要注意其外包裝標明的劑量,用滴管時需要格外小心,避免滴人過多,導致維生素D攝入過量。膠囊型維生素D滴劑由于固定劑量包裝,每粒膠囊含定量維生素D(400 U),使用相對方便和安全。

劉華醫生原創文章,分享是一種美德,歡迎個人轉載,公眾號轉載請先與@兒科醫生華少新浪微博聯系!科普不能代替醫生診療,家長判斷不了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