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吐苦水:“小時候的孩子,是最讓人感到開心和快樂的。可是,時光荏苒,似乎在一夜間,他們長大了。特別是等他們上了高中,好像整個人都變了!”
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在她們每一個經歷高中的時候,我都心驚膽戰。但是,每個高中生都會經歷一些“磨難”,因為很多事情是只有他們自己經歷了,才能長大。
高中生在成長過程中,開始有下面幾個變化,父母要有準備。
首先,是生理快速成長期,主要是性別特征逐漸成熟。
孩子的個子長高,性別特征開始越來越明顯。你用什么態度來面對他,很重要。
我記得女兒第一次生理期,我們做了一個慶祝會。我穿上西裝,她穿上洋裝,一起去西餐廳吃牛排。我先幫她把椅子拉開,再拉開我的椅子,請她點餐。12歲的她,高興得不得了。在愉快輕松中,我們聊得很開心。我告訴女兒,她已經從一名女孩,成長為一名女人,她需要注意和身邊人的關系,成長過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的事情。
其次,是孩子認知發展的變化。
有教育學家說,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對抽象的東西感興趣,而不再局限于具體的事情和問題。
這里面臨一個重要的現實——真實和虛假的區別。
現在這個社會,是網絡社會。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虛幻的,有些孩子會迷失。如果你的孩子進入到網絡世界,時間久了,可能就會分不清現實和虛擬的區別。所以作為家長,更需要關注孩子這方面的變化,特別是男孩。

再次,是人格發展上的轉機,重要的人格概念重建期。
在醫學里曾有這樣的研究:在孩子青少年時期,他們的神經元數量減少一半。這個階段的孩子,他的荷爾蒙發生變化,他的神經元在重組,家長的理解就至關重要了。只有父母理解他,給他時間,孩子才會安心。
最后,是情緒和行為的變化。
孩子開始會有情緒的上下波動,只不過,有些人比較緩和,有些人比較激蕩。不見得誰好誰壞。但是父母一定要了解,您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破繭成蝶”,此時你要幫助他,而不是打壓他。
我們有些家長不知道,就會問:“孩子怎么和以前不一樣?我們還是希望他和以前一樣。”
如果孩子還和以前一樣,他就無法成長了。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成長呢?
對孩子成長最有幫助的,就是家庭價值觀的傳遞。如果孩子已經擁有自己的價值觀,他會明白什么事情有價值,值得去追求,什么事情不要太花時間和精力。
從事教育27年的經驗告訴我,價值觀的形成在家庭。我曾給家長留過一個作業,就是父母回到家將自己的價值觀,討論后用文字寫下來,然后告訴孩子,這是我們家庭的價值觀。不要寫太多,三四樣就夠了。
孩子在這個成長階段中,會有不安、彷徨,此時父母雙方的陪伴至關重要。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一定要誠懇地向孩子道歉;當你理解孩子成長的階段特性和自身個性特征時,親子之間的溝通就會通暢。
世界在不斷快速地發展,未來是復雜的,只要家長和學校都努力去幫助孩子,每個孩子都會有他們的美好明天。
作者:周憲明(北京市中芯學校執行校董,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