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在古代居于世界領先行列,在宋代前后達到高峰。然而,自14世紀初以后,中國卻少有影響世界的重大科學發現、發明與創造。在經歷從西學東漸到有限工業化,再到改革制度、建設新文化等早期探索之后,中國科技事業逐漸建制化。但受整體局勢影響,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方在重組、規劃、調整的基礎上,逐漸構建起中國現代科學技術體系與體制,在這發展過程中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他們是各學科的奠基人,我們一起來看看!
現代中國數學研究創始人——華羅庚
華羅庚(1910-1985)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并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
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有“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的美稱。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世界著名空氣動力學家,火箭專家,系統工程科學家,中國戰略科學家,流體力學的開路人與工程控制論創始人。在應用力學、工程控制論、系統工程等多領域取得出色研究成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錢三強
.錢三強(1913—1992)核物理學家,是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是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中國原子彈之父”,“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
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
錢偉長(1912—2010)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兼長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著述甚豐。特別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鄧稼先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于敏(1926—2019),核物理學家,核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后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地質力學創始人——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年)在地質科學的許多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他不僅創立了地質力學,而且在古生物學、冰川學等方面都有精深的研究。早在1921年,李四光便開始了古生物的研究,他將一種微體標準化石命名為蟲龜科,寫成《中國北部之蟲龜科》一書,不僅解決了中國北部含煤石炭紀地層劃分的爭論,而且對北美石炭紀地層的劃分產生了重大影響。
中國物候學的創始人——竺可楨
竺可楨(1890-1974)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先后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他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楨是中國物候學的創始人。
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年)土力學的開拓者,一代橋梁建筑大師。茅以升是中國近代橋梁事業的先軀,三十年代,在極其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下,其主持設計并建成了錢塘江大橋,技術達到當時國際水平。這座大橋的建成,打破了外國人壟斷中國近代化大橋設計和建造的局面,是中國橋梁建設史上的一項重大成就,中國橋梁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侯德榜
侯德榜(1890~1974)著名科學家,杰出化學家,侯氏制堿法的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堿業的權威。20世紀20年代,突破氨堿法制堿技術的奧秘,主持建成亞洲第一座純堿廠;30年代,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40~50年代,又發明了連續生產純堿與氯化銨的聯合制堿新工藝,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并使之在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和大面積推廣。
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生物學家、我國實驗胚胎學的奠基者之一,異種細胞核移植研究先河的開創者。童第周畢生從事實驗胚胎學、細胞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的研究工作,在兩棲類、文昌魚和魚類卵子早期發育規律的研究方面,在他所倡導的細胞核和細胞質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理論方面,以及發育生物學和遺傳學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
王大珩(1915-2011)我國現代國防光學技術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開創并發展了中國光學技術、光學計量、激光技術、光學玻璃、光學工程等領域的工作,為發展國家尖端武器而研制各種大型光學觀測設備有突出貢獻。是我國“863”高技術計劃的主要倡導者。
固體物理學的開拓者——黃昆
黃昆(1919-2005):著名的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學家,晶格動力學的奠基人和權威,聲子物理學科的開拓者。從“黃散射”到“黃方程”,從“黃—里斯因子”、“玻恩和黃”到“黃—朱模型”,他在固體物理學發展史上樹起了一座座豐碑。
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創始人——趙九章
趙九章(1907-1968)他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并獲得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趙九章是中國著名大氣科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他是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創始人,是東方紅1號衛星總設計師。他還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中國現代地球物理科學的開拓者。
中國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張鈺哲
張鈺哲(1902-1986)他長期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觀測和軌道計算工作,他拍攝和領導拍攝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確位置。 [2] 他和他的助手們一起共獲得8000多次小行星的成功觀測,并先后發現1000多顆新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顆新彗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有“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美稱。
當然還有很多優秀科學家,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他們都是中國的驕傲,為中國的崛起做出的重大的貢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