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近年來,胃癌發病率總體呈下降趨勢,以遠端胃癌下降為主,而近端賁門胃底部癌未下降。胃癌存在發病率高、復發轉移率高、死亡率高和早診率低、根治切除率低、5 年生存率低的“三高”和“三低”現象。
胃癌多為“吃”出來根治只能靠手術
胃癌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可使胃癌發生風險增加2 倍。胃癌可以稱為“吃出來的腫瘤”,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會增加患癌風險。不吃早餐、飲食不規律、用餐速度快、暴飲暴食、吃剩飯剩菜、喜食燙食等習慣也會導致胃癌“找上門”。在吸煙的人群中,胃癌,特別是胃食管交界處癌的發生率會升高一倍。長期大量飲酒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反復發作,這也是滋生胃癌的溫床。
要遠離胃癌,務必不要吃霉變食物,少吃或不吃熏制、腌制和泡制食物。規律進餐,不暴飲暴食,不食過硬、過糙、過燙的食物,實行分餐,減少幽門螺旋桿菌的交叉感染,多吃蔬菜水果和蔥蒜類。
在所有的治療方案中,手術是唯一能根治胃癌的手段。但腫瘤治療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復發風險隨時存在,即使是根治術后,仍有30%~80%的局部或遠處復發。因為單個癌細胞可能在術前就已播散,而且腫瘤細胞可經血液循環和淋巴系統播散到機體的其他組織和器官。
因此,病人隨訪非常重要,這是及早發現轉移復發的重要環節。如果病人做了根治手術,頭兩年建議3~6個月復查一次。接下來的三年,半年復查一次。5年后需要每年復查一次。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健康工具大全”(微信號:med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