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臭偏方
片腦3克,麝香1.5克,硼砂9克,薄荷6克。藥為極細末,熬甘草膏為九,如梧子大,朱砂為衣,每用1丸噙化。
2、脾胃積食偏方
取黨參、雞內金、干姜、白術各10克,水煎汁,用溫暖脾胃之糯米汁送服,每日分3次服。
3、咳嗽食療方
百合60克,蜂蜜30克。將百合洗凈晾干,與蜂蜜拌勻,放入瓷碗中,入沸水鍋中隔水蒸熟即成。
4、中暑偏方
山楂菊花茶 山楂100克,酸梅50克,加水煮爛,再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后去渣,然后放入適量的冰糖,涼后即可飲用。
5、貧血偏方
紅棗7枚,赤小豆50克,花生紅衣適量,一同放入鍋中熬湯,每天服1次。
6、干眼癥偏方
沙參24克,石斛、蠶砂 (包)、麥冬、地膚子、熟地、黃精、 枸杞子、烏梅、巴戟天、蘇葉、浮萍、 西河柳、千里光各12克,石菖蒲 (包)10克。每日1劑,水煎,先以湯 藥蒸汽熏眼,然后分3次內服。
7、糖尿病偏方
淡竹茹30克,烏梅6克,甘草3克。將烏梅打碎與其它二藥同煎煮,取汁,代茶飲之。
8、痛經食療方
新鮮牛奶適量,蜂蜜1匙。用奶鍋把牛奶加熱,放溫后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9、凍瘡偏方
當歸15克,桂枝8克,赤芍10克,細辛5克,通草6克,甘草6克,大棗8枚,加水煎服。
10、脫發食療方
取核桃仁200克,芝麻、粳米各100克。將核桃仁及芝麻各研末,備用。粳米加水煮粥至7成熟,再加入核桃仁、芝麻各30克,煮熟可。每日分1至2次食用。
11、去濕偏方
體內有濕氣的癥狀常常表現在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沖掉)、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 、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等等, 民間有一種由艾草粉、枇杷葉,電氣石,巴西蘑菇等中草藥曬干制成的 腳舒貼一本目,大點的藥房或陶寶都有,用一盒會有所改善,3盒一療程。
12、白細胞減少癥治療偏方
雞血藤30克,大熟地24克,杭芍18克,當歸12克,枸杞子24克,山萸肉24克,炙黃芪30克,鎖陽9克,馬戟天12克,補骨脂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13、高血壓治療方
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先將山楂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14、小兒多動癥偏方
百合60克,紅棗4枚,雞蛋2個,將百合、紅棗加水400毫升,大火燒開,打入雞蛋,煮至熟,下白糖,調勻。分2次服。
15、小兒口瘡偏方
鮮蛇含適量。洗凈,搗爛絞汁,調蜜服。
16、佝僂病方
鹿茸100克,附片30克,豬蹄2只。將鹿茸切薄片,豬蹄洗凈,3味同入鍋,微火煮數沸,調味食用。
17、百日咳方
大蒜15—30克,白糖適量。將大蒜去皮,洗凈,搗爛,開水浸泡4--8小時,或加水一碗煮1--2沸,濾其計,調入白糖,分2--3次服用。
18、腮腺炎的偏方
大青葉(鮮品)100-300克。上藥加白醋,搗爛敷于患處,每天一次,必要時2次。藥干后加醋,連敷5天為一療程。
19、口腔潰瘍偏方
蓮子15克,甘草2克,綠茶葉5克。 制法:將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內,沖入開水浸泡。
20、斑禿方
石灰、白酒各1500克。將石灰以水拌炒焦,用白酒浸之,半月后去渣,每次飲酒10毫升,每日1次,久之則新發更生。
21、雀斑方
白附子研末,加白密調勻,涂紙上。每晚睡前洗凈面,貼只。此方對雀斑、蝴蝶斑均有很高療效。
22、黃褐斑方
益母草粉7.5克,白附子6克,白及7.5克,白蘞6克,輕粉1,5克,鐘乳粉6克,密佗僧4.5克,細辛末1.5克。各研極細末,混合均勻,裝瓶備用。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溫水調和,涂患處,次日用溫水洗去。
23、白發的偏方
青胡桃3枚(和皮搗細)。將藥入乳汁3盞,于銀石器內調勻,搽須發3--5次。
24、失眠的偏方
瘦肉、茨菰各60克,胡蘿卜30克,素油45克,肉湯、醬油、黃酒、干淀粉、味精、鹽各適量。肉順絲切成片,加鹽、黃酒、干淀粉拌勻;油溫七成,先將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炒茨菰,胡蘿卜片,然后把肉片、調料一齊下鍋,加點肉湯稍燜,再加味精翻炒均勻即可。
25、祛除黑眼圈食療方
蘋果2個去核去皮切成瓣,并用清水泡上。將洗凈的100克草魚魚塊用小火煎至兩面稍黃,倒入黃酒2克,加入150克瘦肉片、10克紅棗,注入清湯,用中火燉至湯稍白,加入蘋果瓣,調入鹽8克、味精2克、胡椒粉少許,再燉20分鐘即可出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