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簡介
| Momordica-小莫 |
惟愿繼往圣之絕學,
以期嘗百草之滋味、探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
一、簡述:
堇菜科堇菜屬(Viola)全世界約有550種(525種-600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中國是堇菜屬分布中心之一,《中國植物志》記載111種,但是本屬形態變異復雜,分類相當困難,我國該屬植物同名異物,名實不符現象相當常見,因此Flora of China進行了修訂,承認有96種。
此時,我還是要懷念一下我那位認識全世界堇菜的朋友,她的眼里只有紫色的紫花地丁,白色的白花地丁。或許有人會說“那還有黃色的呢!”,我并不否認黃花地丁的存在,但是我的朋友似乎沒見過黃花的堇菜。她的紫花地丁跟所有的紫色花的堇菜同名異物,這樣的現象十分普遍。
紫花地丁的名字在中藥里十分經典,中國藥典指定的紫花地丁學名為:Viola yedoensis,而中國植物志等權威分類學著作指定的唯一學名為Viola philippica,即便是學名在不同著作里都有不同,更別提中文名了。
堇菜屬混亂的根源,還是在于分類的混亂,中國植物志和各地方志中的堇菜屬普遍存在問題。由于編寫年代久遠,各植物志遺漏很多種類,描述語焉不詳,誤定普遍。Flora of China 中的修訂版較為可信,只是全英文的描述并非所有植物愛好者都有能力查閱,其依靠的還是中志和地方志。
1.以懸果堇菜(Viola pendulicarpa)為例:
-懸果堇菜-
中國植物志記載:“……無地上莖,高6厘米……花果期8-10月。”FOC記載:“……有地上莖或有時近無,高約15厘米……花期3-5月,果期5-9月。”FOC的修改顯然是對中志的補充,關于地上莖的有無,高度等問題,只能猜測是中志編寫是依靠的標本不全面。此外中志在花果期上更是輕描淡寫,與FOC出入很大。
筆者在云南和四川觀察的花期都在4月。
2.以北京堇菜(Viola pekinensis)為例:
-北京堇菜秋季葉-
-北京堇菜春季花期葉-
堇菜屬被認為是分類較難的類群,其原因之一是許多性狀在標本上無法觀察到,許多種花期時葉片尚未完全開展,與成熟葉片差異很大。從北京堇菜的例子可見一斑。
二、堇菜屬分類總論:
1.堇菜屬結構解剖圖:
↓ 以戟葉堇菜(Viola betonicifolia)為例:
↓ 以早開堇菜(Viola prionantha)為例:
2.堇菜屬鑒定特征:
↓ 根和莖:
-堇菜屬莖的類型包括地上莖、根狀莖、匍匐莖-
-堇菜屬跟的類型分為直根系與須根系-
↓ 葉
-堇菜屬托葉-
堇菜屬植物的基生葉通常蓮座狀,莖生葉通常互生,極少輪生。
堇菜屬托葉分離或基部與葉柄合生以及托葉邊緣形態是重要的分類形狀。
-葉柄-
葉柄長度在堇菜屬分類中通常意義不大,葉柄長度在花期果期差異較大。葉柄翅的有無有一定的分類價值。
-裂葉和單葉-
葉片單葉或復葉,全緣或裂在分類上有積極作用。
-斑紋-
葉片的形狀包括條形、條狀卵圓形、條狀箭頭形、披針形、長圓形、橢圓形、卵形、心形、圓形、腎形、正三角形、戟形和箭頭形等。
葉面斑紋通常并不穩定,在應用時需謹慎。并非具斑紋就是斑葉堇菜,需結合其他性狀。
-葉背顏色-
葉背顏色在鑒定時有一定作用。
↓ 被毛情況:
-七星蓮-
堇菜屬營養器官被毛的有無,多少和部位在種內很不穩定,所以鑒定時僅考慮被毛情況,往往會無從下手。一般來說,營養器官的被毛在堇菜屬的分類上不是一種可靠的性狀。
比如七星蓮(Viola diffusa)通常認為是密被毛的,但是也有無毛的類型。
↓ 花
-距的長度-
距的長短是重要分類依據。
-側花瓣-
側花瓣是否被毛在多數情況下比較穩定。
-花色-
花色來說,黃色比較穩定,我國產的種類中多數為紫色、白色等顏色,這些花色并不穩定。
↓ 果實
-堇菜屬蒴果-
堇菜屬果實一般為卵形或球形,果梗下垂或直立。三心皮。
三、堇菜屬分類個論:
關于個論的寫作手法,我經過反復思考,決定還是依靠檢索指南的方式開篇。但是在開篇之前,還是先解決幾個難點。
1.紫花地丁 VS 早開堇菜
Viola philippica VS Viola prionantha
關于紫花地丁和早開堇菜的區別問題幾乎每年春天都要提到,之所以老生常談,其實也是二者本就相似,再加上變異大,導致區別困難。
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距的性狀來區別。
↓ 紫花地丁
距一般細長(亦少有較粗的),常見距下彎(不一定下彎)。
↓ 早開堇菜
距一般粗長(亦少有稍細的),常見距上翹(奇形怪狀都有,多數上翹)。
↓ 對比
但是距的變異稍大,需要葉片的性狀輔助鑒定,通過葉形判斷,比較準確。
紫花地丁葉片較窄,葉軸翅較明顯。
早開堇菜葉片較寬。
此外,早開堇菜花期較早,紫花地丁晚半個月左右。但是紫花地丁開時,早開堇菜花期還沒過,所以最早看到的是早開堇菜,看到紫花地丁時還能看到早開堇菜。
至于花形態,萼片附屬物,都不好區分二者。
2.堇菜屬檢索指南:
(以下檢索信息全部選自Flora of China)
常見堇菜大多出自堇菜亞屬(Viola subg. Viola)。美麗堇菜亞屬(Viola subg. Melanium)中三色堇類極易識別,本文不加說明。黃色花的堇菜出自二裂花柱亞屬(Viola subg. Dischidium)和須毛柱頭堇菜亞屬(Viola subg. Chamaemelanium),也不是本文重點。
堇菜亞屬(Viola subg. Viola):花紫色或白色,絕不為黃色,柱頭頂端具喙,托葉結合或托葉分離,植株具地上莖或無。
1
1 植株具有地上莖,托葉分離
1.1 葉、托葉、蒴果無棕色腺點,托葉全緣或具疏齒(以如意草Viola arcuata為例 ↓)
-如意草-
1.2 葉、托葉、蒴果具棕色腺點,托葉常具流蘇狀齒(以紫花堇菜Viola grypoceras、雞腿堇菜Viola acuminata為例 ↓)
-紫花堇菜-
-雞腿堇菜-
紫花堇菜和雞腿堇菜的區別之一在于是否具有基生葉。紫花堇菜有基生葉,花大,側花瓣無須毛;而雞腿堇菜無基生葉,花小,側花瓣有須毛。
雞腿堇菜名字比較有意思,由于托葉流蘇狀,像羽毛,所以莖就像毛茸茸的雞腿(筆者想象)。
2
2 植物通常無地上莖,托葉在基部與葉柄合生或分離
2.1 蒴果球形,果實成熟時果梗俯臥(以球果堇菜Viola collina 、匍匐堇菜Viola pilosa為例 ↓)
-球果堇菜-
-球果堇菜(供圖:天青)-
球果堇菜無匍匐莖。如圖,地上地下皆無匍匐莖。
-匍匐堇菜-
匍匐堇菜具地上匍匐莖。
2.2 蒴果長圓形至橢圓形,果梗直立
2.2.1 植物具匍匐莖(以七星蓮Viola diffusa為例 ↓)
-七星蓮-
七星蓮側花瓣有時具須毛,曾定為短須毛七星蓮,現已歸并。
2.2.2 植物無地上匍匐莖
2.2.2.1 葉片多裂片、葉緣缺裂(以裂葉堇菜Viola dissecta、南山堇菜Viola chaerophylloides為例 ↓)
-裂葉堇菜-
-南山堇菜-
裂葉堇菜花紫色,距細長,南山堇菜花白色,距粗短,可以加以區分。
2.2.2.2 單葉,葉緣具圓齒或鋸齒
2.2.2.2.1 距長于4毫米——紫花地丁和早開堇菜距長,屬于此類,上面已經區分過(以犁頭草Viola japonica、北京堇菜Viola pekinensis、西山堇菜Viola hancockii為例 ↓)
-犁頭草-
需要說明的是,江浙地區的犁頭草長期被誤定為心葉堇菜,現已修訂,但是中國植物志和老的地方志尚未修訂,請留意。
-北京堇菜-
-西山堇菜-
北京堇菜花萼、托葉、果實稍小,約6毫米,葉背無毛。西山堇菜花萼、托葉、果實較大,約1厘米,葉背有毛。
2.2.2.2.2 距短于3毫米(以心葉堇菜Viola yunnanfuensis、長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戟葉堇菜Viola betonicifolia為例 ↓)
-心葉堇菜-
-長萼堇菜-
-長萼堇菜 Viola inconspicua-
長萼堇菜葉形變異極大,如圖(陳又生 《中國堇菜屬的分類修訂》2006),較為穩定的是距的性狀,粗短,偏紅色。
長萼堇菜分布于南方,常誤定為紫花地丁等。
-戟葉堇菜-
戟葉堇菜變異也較大,識別特征主要在于距,粗短,黃綠色。
四、后記:
-雙花堇菜-
限于筆者閱歷,許多堇菜未能拍攝到,比如黃花類型就未做詳細敘述,遺憾之余,對未來收獲新的堇菜種類感到萬分憧憬。
筆者才疏學淺,疏漏之處在所難免,諸位老師如有疑義,還請斧正。
堇菜屬是極其復雜的類群,老的志書錯誤非常多,新的修訂版也僅限于經典分類手段,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筆者認為今后應結合分子等信息進行分類修訂,我們拭目以待。
小莫 于 北京
本期編輯: 刀刀 本期審核:阿室
重 拾 自 然
— 讓科普更加科學 讓科學更接地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