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聽說書的老一輩人都知道這么個說法: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
這是演義小說和評劇里面的說法,正史中并沒有關于三國武將的排行榜。但三國的魅力不就是這些武將謀士的龍爭虎斗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千百年來人們對三國名將排名始終興趣不減,甚至在后來的其他朝代評書中,也有類似說法。
比如演繹隋唐故事的《說唐》,其人物情節(jié)與電視劇《隋唐英雄傳》差別很大?!墩f唐》中第一條好漢是手持紫金錘的李元霸,第二條好漢是使一條鳳翅鎦金镋的宇文成都,第三條好漢也是使錘的裴元慶。這三個人在歷史上、電視中也倒還出現(xiàn)過,可是排名第四的雄闊海、第五的伍云召、第六的伍天錫,幾乎很少在電視劇中出現(xiàn)。
而我們最熟悉的白馬銀槍小將羅成則排了第七,而锏打山東六府、馬踏黃河兩岸的賽孟嘗秦瓊秦叔寶,只排了第十四名。
這是因為,流傳于說書人之口的評劇話本,與讀書人寫成的演義小說,甚至與官方記錄的正史,雖然有一定的繼承關系,但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就三國名將排行榜而言,“一呂二趙三典韋”,也只是說書人的說法,還有很多人有不同看法。
呂布排第一名,想必大多數(shù)人是心服口服的。
呂布雖然個人品德不怎么好,但是武力天下無雙,最出名的就是虎牢關三英戰(zhàn)呂布。張飛、關羽、加上劉備,三個人走馬燈一般輪戰(zhàn)呂布,呂布手持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對戰(zhàn)三人也不落下風。當時,只怪劉備拖了后腿,要是讓張飛、關羽、趙云三個人和呂布打一場,勝負也未可知。
呂布最早在北部邊疆廝混,號稱“九原虓(xiāo)虎”,跟了丁原,認作義父,前途無量,結果他又殺了丁原,轉投董卓門下做義子,張飛就在虎牢關罵他“三姓家奴”,哪三姓?他原來姓呂,認丁原做義父,是丁,認董卓做義父,是董。說他是家奴,為什么?因為董卓根本沒拿他當兒子,他在董卓門下,和一個奴才也沒什么兩樣。
把趙云排到第二名,是因為故事流傳的千百年來,人們特別喜歡趙云這個人物。他英俊勇武,白馬銀槍,又忠心耿耿,在公孫瓚麾下練出白馬義從,公孫瓚死后,他才投靠了一早就欣賞他招攬他的劉備麾下。他也深得劉備信任,長坂坡之戰(zhàn),他殺了曹軍七進七出,拼死救出劉阿斗,連曹操也頓生愛才之心,下令不許放冷箭傷害趙云。
典韋排第三,大概是為了嘉獎這個忠心的保鏢。典韋死在平定張繡的過程中。當時,張繡已經(jīng)投降了曹操,但是曹操這個人,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睡了張繡的嬸嬸,要當張繡的便宜叔叔,張繡咽不下這口氣,聯(lián)絡舊部,反了曹操。曹操還在女人肚皮上睡覺呢,聽說張繡反了,急忙叫典韋來護駕。
典韋當時也被張繡的人灌醉了,連武器也被人偷走,但他強撐著,保護著曹操逃跑。當時,軍隊駐扎,有個轅門,典韋就隨手搶了一把刀,一人一刀守在轅門,讓曹操趕快離開。張繡的人,成百上千,被典韋一個人堵著出不去,到最后,典韋的刀也砍出了缺口,身上也橫七豎八全是傷,他殺的興起,扔了刀,劈手抓起兩個士兵,一手一個,掄圓了甩,張繡的人馬怎么也近不了身,最后,他們遠遠地放箭,典韋被射成了刺猬,才支撐不住,轟然倒地。
這么看來,說書人設定名將排行榜,也不全看武力值,除了功夫,品德也很重要,只有像呂布那種變態(tài)高手,即使品質分減了一百分,他還是遠遠地排在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