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青年教師:
大家好!
我曾經在學部全體教師例會上說過,今天還要由衷地說:我對你們的進步感到欣慰,感到驕傲!你們始終處在一種加速成長的狀態(tài),也許你們自己對此并不清楚。如果換個視角,把你們和在職教師的過去比,和在職教師的現在比,尤其是和其它學校的同齡人比,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這一切都應該感謝你的學科師傅、學科組長和身邊的同事,應該感謝宏力學校這個平臺,當然也應該感謝你們自己。我始終認為,教師專業(yè)的提升根本上是教師自己的事,一個有了高飛沖動的教師,誰也阻攔不住他的成功;反之,一個不思進取的教師,再好的教科研制度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自主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只有自主提升才是不可遏止的提升,在這一點上,教師和學生是一樣的。
有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透悟。宏力的青年教師,既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也要有高人指路,更要自己去透悟。
青年教師要永遠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F實社會上正在涌動著讓教師平庸化的暗流,它的合理性在于把教師還原于真實的人,而不是站在神壇上的神。但是,值得警惕的是,這樣的思潮絕不意味著教書僅僅等同于像農民、工人、醫(yī)生、廚師那樣一種賺錢的職業(yè)。不是這樣的!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教育永遠指向人的靈魂,人的靈魂永遠呼喚著真、善、美和崇高。如果一定要說教書是一種職業(yè)的話,那它也一定是一種育人的特殊的職業(yè),它的特殊就在于它注定有幾分神圣性。一個青年教師如果沒有樹立起這樣的教育觀的話,在教學的道路上就不可能自覺地走得很高很遠。無論是哪一個家長,哪一個學生,還是我們自己在做學生的時候,都無一例外地尊敬、愛戴、懷念那些把真愛注入教書事業(yè)上的老師。格局決定境界,境界決定人生,事實就是這樣。
毫無疑問,高中部青年教師的事業(yè)心都是很強的。每年招生時,不止一個青年教師找我:理解招生工作很重要,但我不想去招生。因為,大家都強烈渴望上高二、上高三、上復讀班來證明自己,擔心因為兩三個月長時間參與招生而中斷了自己正常的教學。其它學部的青年老師恐怕不見得都有如此強烈的事業(yè)渴求,其它學部的領導恐怕也未必都有如此為難的管理壓力。但我想說的是:招生工作第一重要。宏力高中部的每個老師首先要是一個優(yōu)秀的招生人員,其次才是站在講臺上的合格教師。但按招辦要求,我們必須優(yōu)先選派年輕機靈的、漂亮英俊的、舉止得體的、表達流暢的優(yōu)秀教師參與。今年,我們就把非常優(yōu)秀的五位青年教師派出參與長期招生。其中,王行力老師已經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招辦工作非他不可,一邊開始高三第一輪復習,一邊參與招辦工作。我在想,我們是否需要借鑒一下公立學校的管理辦法,沒有五年班主任工作經歷者不得評職稱,沒有參與過幾次招生工作者緩評職稱呢?我還在想,其實,只要你足夠優(yōu)秀,中斷兩三個月的教學,不影響你上高二、上高三。我們巴不得所有的青年教師大學一畢業(yè)就有帶復讀班的出色能力。教師崗位大循環(huán)是我們的管理原則,公平地給青年教師創(chuàng)造成長的機會是我們的管理追求。機會永遠都有,只要你堅持努力,只要你不斷進步。
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后,一位教師對這位歷史教師說:“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給自己的學生了,您的每一句話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不過,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strong>
我希望高中部的青年教師都能早一天達到這樣的教學境界。
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終生備課,終生學習。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瓚斣谀闼痰哪情T科學領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彼€說:“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strong>20:1,30:1,50:1。……襯托著學校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猶如強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點小光束,那么為教育技巧打下基礎的職業(yè)質量的提高就越明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兩段話值得我們經常咀嚼,以為鞭策。
教師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不止于青年。在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需要熱愛教育事業(yè),謙虛奉獻,勇于吃苦,學習學習再學習。
我喜歡你們,欣賞你們,我會和你們一起,不斷努力,不斷進步!
謝謝大家!
201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