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羖大夫”百里奚
劉向軍
在山西省平陸縣圣人澗鎮槐下村的一處麥田里,靜靜地臥著一座普普通通的墳墓。這座普通的墳墓下,埋葬著一位很不普通的歷史文化名人。他就是被稱為“五羖(gǔ)大夫”的平陸先賢百里奚。
“羖”是“黑色公羊”的意思,百里奚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奇怪的稱謂呢?
百里奚復姓百里,名奚,字子明。當年,百里奚是虞國大夫,在晉獻公采用“假虞伐虢”之計的時候,百里奚反復勸說虞國國君不要借道給晉國,但是虞國國君不聽忠言,最終導致虞國滅亡。
虞國滅亡后,百里奚也成了晉國的俘虜,晉獻公不識人才,而是把百里奚當作一個普通的陪嫁奴仆送到了秦國。百里奚不堪屈辱地位,就逃離秦國到了楚國,做了一名牧牛的奴隸。
秦穆公得知百里奚之才后,渴望得到百里奚,可又怕引起楚王的疑心,于是提出用五張黑羊皮把百里奚當作一個普通的奴隸交換回來。楚王不以為意,就放走了百里奚。
秦穆公把百里奚這個并不普通的奴隸“請”回秦國之后,立即拜他為上卿,成為左相,相當于今天的國家副總理。百里奚和好友蹇叔一起輔佐秦穆公,使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吹響了后來秦王朝一統天下的前奏。百里奚因此被后世稱為“五羖大夫”。
亞圣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中寫道“百里奚舉于市”,說的就是這一段歷史往事。亂世中的百里奚沒有向坎坷的命運低頭,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在異國他鄉重新開創了更耀眼的事業。
不聽忠言的虞國國君,成了一個歷史的笑話,給后世留下了“假虞伐虢”的千古教訓;才智過人的百里奚,成就了萬世英名,給后世留下了“五羖大夫”的一段佳話。
在平陸槐下村麥田里的這座普通的墳墓,昭示著古虞先賢百里奚歷經2600多年而魂魄不死的偉大存在。
2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