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一根面,大家估計都會想到幾年前,抖音里無處不在的,黃龍溪妖嬈哥。
我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有這樣的一種面食,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鍋也只有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長有多長。
而且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講究:必須夾住一根長面從頭吃到尾,如果大夾大夾的往嘴里塞,是絕對品不出味道的。
所以一根面的精髓在于吃的是面條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調(diào)料的味道。即使不加臊子,味道也是鮮美無比。
說了這么多,大家是不是越發(fā)覺得這個一根面非常難做呢!
其實不然,和普通的手搟面或者扯面也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只是工序會稍微的繁瑣一些。
先準備兩斤面粉,中筋即可,加入6克鹽增加精性,然后分次加入460克清水,把面粉和成絮狀,再和成面團。
面團一定要和得非常的光滑如絲,這樣才能在后面的拉扯過程中不會斷。
和好的面團在案板上搓成粗一些的長圓條。
然后把長條面團盤卷在一起,刷上一層薄油。
封上保鮮膜,醒發(fā)20分鐘。
20分鐘后,拿出面團,再次在案板上搓成細一些的條狀。
再次盤卷在一起,然后刷一層薄油。
第二次封保鮮膜,再醒發(fā)20分鐘。
20分鐘后,我們就可以開始扯面了,順著一頭,邊扯邊入鍋,需要多長就扯多長。
如果不想一點點的扯面,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面繞到兩只手上,然后像拉拉面那樣,抻拉摔打,然后一起下鍋。
煮好的面條,最后再澆上臊子!
完美!!
看著這詳細的講解,是不是覺得特別的簡單,而且這樣做出來的面條,面條滑爽、柔韌彈牙、越嚼越有嚼頭哦!
我個人看到這個制作過程,讓我想起了另一道非常相似的美食——馓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
那個細而酥脆的面食,在我小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小零食。
我感覺,這兩種美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處理的方式發(fā)生了一點點的變化,一個是煮,一個是炸。
那么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們還是詳細的分析一下,馓子的制作技巧吧。
馓子和面,一斤面,10克鹽,半斤的溫水,和面成光滑面團。
和一根面不同的是,這里需要用搋面的方法,而不是揉面,因為炸馓子不需要面有筋,不然就不酥脆了。
搋至光滑的面團需要醒發(fā)2小時,期間還可以再搋兩次,讓面更光滑。
醒發(fā)好的面團,切成小長條,然后搓成細長條。
然后卷起來,放置在油盆里浸泡醒面。
醒面需要一小時以上,用油浸泡醒出來的面,會更有延展性,而且炸出來也更酥脆,不返生。,
醒發(fā)好的面,繞到手和筷子之間,這樣整齊的纏繞,方便炸的時候成型漂亮。
纏好的面條,用兩只手套入,拉抻一下,達到一個完美的粗細度,就可以轉(zhuǎn)到另一個人的長筷子上,然后下油鍋。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里,是不是還覺得,一根面和馓子是同一種面,不同的制作方法呢!
大致差不多,細節(jié)還是有差別,比如一個需要有筋,而另一個不需要有筋。
而且一個只需要刷一點點的油,方便延展,另一個需要全部泡在油里醒發(fā)。
其實整體的和面過程基本都差不多,雖然馓子的鹽量比較重,但是那也真的是為了提味而給的,不是為了更勁道。
其實小吃界相通的美食不勝枚舉,我想,我們需要的是有聯(lián)想記憶的能力,這樣才是創(chuàng)新最好的出路。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里了!
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有什么意見建議,歡迎留言,我一定一一回復。
我是三哥,一個敬畏食材,尊敬傳統(tǒng),熱愛創(chuàng)新的美食創(chuàng)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