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珞給大家帶來的是“玉屏風”,玉屏風散為中藥名方,被稱為中藥免疫調節劑。可表虛自汗,易感風邪,亦治虛人腠理不固,也是體質虛弱者預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
出自《世醫得效方》,元-危亦林著
【醫】危亦林
江西史上十大名醫之一。危家累世業醫。五世祖危云仙是宋朝本地名醫;董奉二十五世孫董京習大方脈;伯祖危子美專婦人及正骨金鏃等科;祖父危碧崖早年習醫;師事周伯熙習小兒科、眼科,兼療瘵疾。
危亦林20歲開始習醫,對祖傳醫術有深厚興趣,將祖傳醫書及驗方詳細加以閱覽、研究,并在行醫過程中進行驗證和修改,其醫道日益精進,成為當地有名望的醫家。1328年任南豐州醫學學錄,后改任官醫副提領,協助提領掌管醫事政令,官至南豐州醫學教授。1337年著成《世醫得效方》,1345年刊。
【主治】補脾實衛,益氣固表
【處分】防風,黃芪 (蜜炙),白術
【比例】1:1:1
例:防風 30克,黃芪 60克(蜜炙),白術 60克
注:蜜炙:將藥物加入定量煉蜜拌炒。
此外,玉屏風散在家也可自制,黃芪20克,白術12克,防風10克放人鍋中,加冷水浸泡30分鐘后加熱,煮沸后20分鐘倒出藥汁,連煎兩次,混合藥液,分3次服用即可。
益氣固表止汗。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腠理不固,易感風邪。黃芪甘溫,可大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白術健脾益氣,助黃芪以加強益氣固表之力。兩藥合用,使氣旺表實,則汗不外泄,外邪亦難內侵。防風走表而散風御邪,黃芪得防風,則因表而不留邪;防風得黃芪,則祛風而不傷正。對表虛自汗、體虛易于感冒者,有益氣固表,扶正祛邪之功。
方名玉屏風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風屏障,而又珍貴如玉。
1.預防感冒,呼吸道反復感染、哮喘、氣虛所致感冒
2.過敏性鼻炎,肺氣虛弱
3.慢性蕁麻疹
4.復發性口腔潰瘍
5.慢性腎炎
6.習慣性便秘
7.慢性結腸炎
......
防風用量要少于黃芪,據東垣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之其功愈。又因防風為疏散之品,汗證不宜多用,與黃芪相配達相畏相使之目的便可。
白術的量是黃芪與防風之和,有“發在芪防收在術”之意,一走一守,達表實衛。曾有一自汗盜汗之患兒,治以玉屏風散,稍效,后因藥房缺白術, 找我商量,因我不在,另一醫建議用蒼術代之,結果大汗淋漓!這是不明方義,不知蒼術辛燥發汗,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服過,只走不守,發散不收,故汗水淋漓。
大家是不是學到了不少呢!喜歡今天內容的就點點關注吧!小珞會很高興哦,未來帶更好的內容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