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男,42歲。身體消瘦,面容萎黃無神,耳鳴,兩足發燒,雖冬季晚上,足部亦伸出被外,其他部分怕冷??葧r氣緊,吐白泡沫涎痰,略帶鹽味,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沉弦。近來咳喘日益加重,不能平臥,突然咳吐鮮血。
從上述種種癥狀來看,此為腎陽虛寒之證。先以甘草干姜湯守中以復陽,止血而寧咳:
炮姜、炙甘草各120 g。
兩劑后,血止而咳亦減。腎為水臟,腎中真陽衰微不能化氣行水,水邪上逆,沖肺而咳,以大劑真武湯治之。附片初為50 g,繼增至120 g,連服8劑,咳喘明顯好轉,痰亦減少,已能平臥,怕冷感亦減。為預防再次吐血,以炮姜易生姜,去白芍加上肉桂以補腎中真陽,又服10劑,諸癥消失而告愈。
(唐步祺治案)
點評:關于各種出血病證,鄭欽安積累有十分豐富的經驗,見解不同凡響:
陽火實熱引起的血證很少見,而陽虛即陰火引起的血證則多見,“十居八九”。
“失血之人正氣實者少也,正氣一衰,陰邪上逆,十居八九,邪火所致十僅一二?!薄耙丝?寒)者十僅一二,宜辛(熱)者十居八九”(《醫法圓通卷四》)。
這一點確為真知灼見,是他關于血證最獨到的觀點。
此案舌苔脈象一派陽虛濕盛之證,出血屬陰火無疑。唯耳鳴、“兩足發燒”
之癥容易惑人,其實是由陽氣上浮、下陷引起,不可誤為陰虛火旺。
唐氏善用甘草炮姜湯治療各種血證,此為其十分獨特的經驗?!盁o論其為吐血、衄血、牙血、二便血,先不分陰陽,都先止其血,用大劑甘草炮姜湯加血余炭,屢用屢效。然后審察病情,按法治之?!比鐚訇柼撌z引起,再用附子理中湯或四逆湯加補腎藥善后。
考唐氏善用本方還有一層用意,即當病證疑為陽虛而捉摸不確時,可先用甘草炮姜湯試投,如無異常反應,則可放膽應用辛熱重劑。此因炮姜味苦,甘草味甘,苦甘化陰,即或辨證不確亦不致釀成大錯。觀其辨治頭面五官病證用附子理中湯時,常常先投用甘草炮姜湯,明顯含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