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微信上和家長們的交流,我發現學生們開始逐漸意識到了預習的重要性。
以前,我們都高喊著口號:向四十分鐘要質量!于是,聽課的效率成為了我們的重點。
但是,預習為整個學習過程做準備,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學習的最終結果。所以,在課堂學習中切不可忽視預習的作用。
曾經有位家長和我交流,說她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兒子語文成績很差,但是孩子告訴她:“媽媽,我上語文課真的很認真,重點我都有按照老師的要求記筆記,但是為什么每次做作業的時候還是很疑惑呢?”
家長表示很無奈,因為她也不知道孩子到底哪里做得不對,于是向我咨詢。我細想既然孩子認為自己的課堂時間并沒有問題,那么就是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存在問題。我建議她詢問一下兒子的預習和復習情況。
果然,她詢問兒子后告訴我,她的兒子從來幾乎從不預習,因為他覺得老師都會講的,壓根沒必要去做。除非老師說要檢查,否則預習是絕對不會出現在他的學習計劃表里。
其實,小學生到了三四年級以后,大部分同學基本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很多老師都會留這樣的作業:完成本課練習冊,再預習下一課。
從讀課文,識生字詞,到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的概括,到最后的查找資料和質疑,前后不少于七八個項目。
除開有一部分學生是壓根不預習語文,還有的是借助手里都有“字詞句段篇”或者“課文點撥”之類的學習輔導書。一書在手,所有預習作業全部搞定,絲毫不用費腦筋,只要具備一個最基本的能力——抄就行。一直以來,我都懷疑這樣的學習方式所取得的學習效果。
那么,小學高年級學生到底應該如何預習語文呢?
一、預習步驟
1、把課文讀熟讀正確,標好小節。
2、畫出生字詞,自學生字詞,掌握音形,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
3、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4、文中哪些地方最讓你有感受,簡要點評。
5、收集有關課文的資料。
曾經我也在網絡公益課上為語文預習編了一個順口溜:
學語文 必預習 講方法 分步行
第一步 熟讀課文 標明小節 概括內容
第二步 畫出生詞 讀準字音 記住字形
第三步 勤于思考 多做質疑 善于點評
第四步 廣查資料 豐富積累 活學會用
建議學生還可以把課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梳理一下,如圖:
二、個性化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不是主旋律,所以的預習要求不能太高,過高的預習要求讓學生望而生畏,興趣索然。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學習需要,選擇不同內容的預習作業。
像學困生,可以選擇“抄寫類作業”。比如抄寫生字新詞,摘抄精彩段落等。他們最需要的是夯實基礎知識,穩扎穩打。
中等生可以選擇“思考類作業”。比如劃分段落,針對課后思考題簡單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等。有一點難度,又不會嚇到他們而產生畏難情緒。
而那些學習自主能力強,有極強的上進心的尖子生,也得刺激他們的表現欲和滿足他們挑戰自我的心理要求。可以選擇“拓展類作業”。
比如收集資料,拓展閱讀,在課文中寫感悟或者批注,甚至允許課前寫讀后感和續寫,妨寫。不同的作業都要在相應的層次上給予相應的等級評價。
總之,使預習達到最優化,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取得好成績!
更多的提升記憶力和高效的學習方法,我會在免費網絡公益課上和大家分享。如果你還為其它教育和學習方面的問題煩惱,也可以直接與我交流。
我致力于在教育道路上為大家披荊斬棘!請加微信:2224325219(長按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