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積千累萬,不如養成好習慣。”教育家葉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由此可見培養習慣的重要性。清華學子方耀鵬,積累了自己成功的十大學習習慣:
1、預習的習慣。預習可以發現新問題,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帶到課堂上更好地聽老師講解。
2、記筆記并事后整理的習慣。整理的過程是一個很有效的過程,而且還能鍛煉自己分析、歸納的能力,一舉多得。
3、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一個勤于動腦,肯于思考的孩子,懂得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這樣他就能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形成更加優秀的學習能力。
4、課后復習的習慣。要鞏固所學知識,必須及時復習,加以強化,并養成習慣。
5、及時改錯的習慣。“錯題匯編”等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現類似錯誤。
6、認真觀察、思索的習慣。每門學科都要求學生具備觀察力,勤于觀察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
7、積極閱讀、寫作的習慣。養成勤于寫作的習慣。主要包括勤寫讀書筆記、讀后感、觀后感和日記。
8、養成有條理的習慣。
9、主動學習的習慣。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10、認真書寫的習慣。卷面就是學生呈現在老師面前的面孔,老師就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據此來打“印象分”。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和老師的耐心培養,要訂計劃訂要求,勤檢查嚴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習慣漸漸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