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疾病在病發的時候它不會給人們,一時間他不會給你留搶救的時間,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身邊沒有急救的藥物的話,可能生命就此結束了,下文中給大家介紹幾種可以時刻救命的藥丸,看一看他們究竟是什么吧。
坊間傳聞腦血管疾病患者床頭有三個寶,即安宮牛黃丸、阿司匹林和銀針,其實均不可靠!非但救不了病人反而耽誤了時間。
在腦卒中危急時刻不要隨意口服安宮牛黃丸,不要口服阿司匹林,更不要自行用銀針治療,早往醫院送才是“正道”。
安宮牛黃丸治不了病,既往媒體就曾報道患者服用安宮牛黃丸后不就醫而死亡的案例。安宮牛黃丸只適用于昏迷病人開竅和減少腦水腫,而血小板降低、血管堵塞者無效。腦卒中患者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失,腦細胞也漸漸在死亡。
網上還流傳著一些關于腦卒中的防治說法,不能完全認同。比如:
“阿司匹林可防所有中風”。這是錯誤的,阿司匹林不能溶掉血栓,反而容易導致腦梗死后出血轉化,對超早期溶掉血栓不利!發生腦卒中應第一時間就醫;
“十個腦中風,九個頸椎病”。在醫學上看,腦中風和頸椎病關系并不大;
“食用橄欖油有助預防腦中風”。這點倒是同意,只是令人失望的是,目前國內的橄欖油真假難辨;
“腦中風是腦部血管的問題,只要腦血管檢查正常,就不會發生腦中風”。這個也不一定。如果心臟有問題也會發生腦卒中,冠心病、心臟瓣膜病變合并房顫的栓子脫落也會誘發中風,腦血管小的栓塞會發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而大的栓塞則有可能導致死亡。
揪出腦卒中的“蛛絲馬跡”
我國目前尚有糖尿病人1.14億,高血壓患者2.7億,血脂異常者2億,超重和肥胖者2.4億,吸煙者3.5億,這些都是腦卒中的高危人群。為了減少腦卒中的死亡率,了解腦卒中的“蛛絲馬跡”極為重要。
英國學者的一項研究表明,對于急診室內可疑急性卒中患者進行評估而言,可運用較為簡單的面臂言語測試(FAST)量表,能使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明顯降低。
“F”:face,查看是否口角歪斜;
“A”:arm,查看上臂是否抬高無力;
“S”:speech,查看是否有構音障礙,說話不清楚;
“T”:time,表示發病時間,強調及時就醫。
只要掌握“FAST”四個要點,就可減少29%中風致死致殘率。
一旦發現家里的親人上肢無力、說話不清楚、口角歪斜,趕緊往醫院送。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腦組織,每耽誤15分鐘就增加30%腦細胞死亡率,所以要盡快將患者送到醫院。
中風癥狀在1小時之內所發生的,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即中風先兆,而中風癥狀超過1小時的都屬于中風范疇。
腦卒中“黃金時間”為3小時
腦卒中是生死攸關的緊急情況,每一秒鐘都十分重要。因此,腦卒中發病后應及時送到正規的醫院,準確診斷,積極救治。若錯過醫學上所稱的“黃金時間”,腦卒中患者是不是非死即傷?難以恢復至正常狀態?
溶栓及時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可恢復至正常人狀態,在“黃金時間”3小時內溶栓很安全,若在“白金時間”3-4.5小時內溶栓則會有一定風險。出血性腦卒中患者一旦發病則需手術治療,一般是行介入手術。
有一些藥物對于生命的急救確實有很好的療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藥物對所有的疾病都會有功效的,生物中提到這些藥物在一定的情況下會起反應,但是更多的時候它是無效的,所以過分的依賴于這些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