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標題,其實是有毛病的。
實際上,現實中,很多的內向者,不僅在職場上很成功,而且非常的杰出和優秀,我所知道到很多的名人、如政治家和企業家,其實都是些內向的人。
比如,普京,他的前妻柳德米拉·普京娜曾說,他們相識的的時候,普京很內向,甚至在他們相識三年后,普京對她說:“看啊,親愛的,你知道我的性格太過于生硬,現在你必須為你的生活做出選擇。”柳德米拉還以為是普京要跟她分手,結果,原來是這位不善表達的人在向她求愛。
還比如,沃倫·巴菲特和比爾·蓋茨都是著名的內向性格類型。但巴菲特管理著660億美元的投資集團,而比爾·蓋茨則創辦了微軟,成為了非常杰出的企業家。
這些人和例子表明,內向的人與外向的人一樣,其實根本與成不成功沒有啥相對應的邏輯關系。
但我為什么還要這樣說呢?那是因為很多人直到現在,還在誤解內向,總認為內向的人,孤僻,沉默寡言,拙于溝通,優柔寡斷,怯懦,不容易成功。
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誤解。這些誤解,誤導了很多內向的人,使得他們的內心對自己產生懷疑、不滿,乃至焦灼不安;也使得很多外向的人誤解了內向的人,使得他們在與內心的人打交道的時候,使用了錯誤的方法和技巧,乃至對內向者產生了誤判。
我記得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不愛說話,也不太喜歡主動找人溝通,在工作之余,喜歡找個安靜的地方待待,自己看看書,學學東西,或者與三倆知己聊聊天,不喜歡與一幫同事湊在一起打牌,或者與一幫見面還沒有三分鐘不熟悉的人喝酒。
因此,我的一位上司說:“這小孩學習和工作勁頭都挺好,做事也認真、可靠,可惜,就是太內向了。”
聽他的評價,我一度對自己的未來成長產生過懷疑,相當長的時間內,對自己是否選擇去走管理這條路沒有信心。我甚至在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
直到我換了一個新上司,他鼓勵我去挑戰管理的工作,并說:“做管理工作,與內向是否沒有半點關系。在我的經驗里,同樣能力的條件下,內向者甚至可能更有優勢,比如更容易贏得大家的信任,做事更為細致和有條理。關鍵的不是你內向,而是你如何去管理你的內向。”
感謝我的那位上司,正是他的引導,讓我跳出了自己對自己內向性格的誤解和看法,讓我有勇氣選擇管理工作,并在未來的工作中,對所謂的內向有了全新的看法和理解。
是的,問題重點不是內向不內向,而是如何管理內向性格。這就猶如柔相對與剛一樣,沒有哪種是絕對的好或是優勢,也沒有哪種就是不可接受的缺點。最關鍵的是看你如何管理和應用他們。
關于這個話題,我一直有話想說,但我一直不知道該怎樣表達自己的體會和經驗。直到我看到《內向者溝通圣經》這本書。
雖然在這本書中,作者只是著眼于溝通這個話題的,并沒有全方位去討論和論述內向者如何走向成功,或者內向者如何做哪類工作,但這本書卻較為系統地討論了我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挑戰,溝通。
在這本書中,作者珍妮弗·康維勒提出了一個著名的4P法則,用來幫助內向者在溝通中如何打破現狀,有效管理內向性格,使其轉變為明顯的優勢。這也是我在《內向者優勢》這類心理學著作之外,讀到的第一本有明確方法指導內向者如何面管理內向,使其轉變為優勢的一本技巧書。
這個4P法,是指:準備、展示、推動、練習。這四步,可以當做是把很多人以為的內向這種攔路石,變成成者墊腳石的有效方法。
珍妮弗認為,既然內向,就承認它,但在在交往中,應該為自己的內向做好充分的計劃,這樣便可以輕松去應對自己真實面對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觀察那些擅長人際關系交往的人,將他們的方法融入到自己的風格中;
準備好之后,那就可以放松,然后“專注于當下”,進行展示。內向者的優勢是專注,所以這是內向者非常容易發揮出色的一項才能。而且,內向者的展示,容易讓自己顯得真實、真誠,更容易贏得對方的信任;
然后就要推動自己繼續前行。之所以要推動,就是要自己走出舒適區。艾默生曾經說過:“去做你最害怕做的事。”內向者的短板之一,大多是不善于溝通,因此,盡量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人際互動,容易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潛力;
然后,你就要進行大量的練習,練習才是我們精通某項技能,讓我們變得杰出和出色的有效方法。在最近上映的電影《奇異博士》中,斯特蘭奇在車禍中雙手受傷,無法做手術,便去想至尊魔法師學習魔法。法師問他,之前是怎樣成為頂尖的外科醫生的?斯特蘭奇答:“日復一日的練習。”
是的,日復一日的練習,在任何領域,當你想突破自己的時候,都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很多你曾經覺得不習慣的方法和技巧,通過有意識的重復練習,都可以消除認知和操作上的差異,從而達到熟能生巧知行合一的水準或境界。
這本書值得推薦的地方,不僅僅是它提出了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4P”法,而是他系統提出了內向者如何管理自己的技巧,比如內向者如何應對公共演講的恐懼癥,內向者如何做領導,內向者如何做項目管理,內向的上司如何管理下屬,參與會議的的時候,內向者如何發言;工作中,內向者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脈;競爭中,內向者如何打造自己的強項,等等。
我認為,無論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在這本書里其實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除了向內向者推薦這本書,我也特別向外向者,公司里的管理者,組織中的領導者推薦這本書。我認為,不管是在怎樣的群體中,都會存在內向者,其中最大的問題,不是是不是有些人是內向者,而是很多人誤解了內向者,對內向者的看法過于狹隘和片面,從而導致一些內向但優秀的人未能被很好地培養、任用和提拔,白白浪費了他們的才華。
就如開篇我在例子中提到的幾位名人一樣,普京是內向者,巴菲特是內向者,比爾·蓋茨是內向者,他們卻成為了比很多外向者更我杰出的政治家、投資者、企業家。所以,不管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都請摘下有色的眼鏡,真實看看身邊那些內向的人,那些人也可能就是你的同事、子女或者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