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
對于剛畢業,進入職場的年輕人,看重薪資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實際上一份工作的機會成本除了花費的時間外,還有個人的成長空間。于是我去年寫了兩篇比較有爭議的文章,《大學生少做點兼職吧》,《擠公交地鐵就是浪費生命》,其實只想說明一點,把時間花到更有價值的地方。
給老板打工,我們出售時間,獲得薪水,于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工作結果與金錢回報進行匹配。于是很多職場人會想,我的工作結果對的起這個工資就行了,你就給這么點錢,還想讓我做出什么樣的成績呢?而一些剛進入職場,正在拼命地新人,身邊總會出現這樣一個老員工,告訴他,不需要這么拼命地,你天天加班,老板也不會給你加工資。
而我想說的是,請修正這個思維方式,我們都不是為公司、為老板打工,而是為我們自己,我既然花了時間,就希望我的工作結果對的起我花費的這個時間。為什么努力?因為我們想要成長,想要讓自己變的更值錢。工作從來就不是別人的,而是我們自己的,因為花費的是我們最寶貴的時間成本。如果把在公司上班打工的思路,轉換成:一所學校給你全額的獎學金,并且還有多次試錯的機會,你是否愿意一試呢?或者我們可以設定,把我們的同一時間售賣兩次,一次是賣給老板換取金錢,另一次是賣個自己換取成長。如果金錢不足,我們就更要做到成長了。所以跳槽,其實最大的出發點并不是更高的薪資,而是當下處于的位置,難以做到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請記住:沒有什么比自我成長更為重要的事了。
喂完這碗雞湯,又有人要說了,即使我努力了,去提升自己了,又能如何呢?最終還是賺不到錢呀,看看那些不努力的人(比如像孫凌這樣總跟學生混在一起吹牛逼的)賺的比我還多,那我就要問一句了,你堅持了多久?巴菲特有個很著名的投資理論就是長期持有,每年的增長并不多,但是十年、二十年的復利就厲害了。大家可以看下方這張表。
增速表
在此,我就不提那些985、211大學的畢業生,或是在一線城市名企工作,進入職場年薪即拿到二十、三十萬的那群少數人了,一個普通大學生22歲畢業,畢業三年后月薪8000,我想這應該是大部分上進的人都可以達到的吧。而我們當下企業每年給員工漲薪絕大多數不會低于15%,如果你在25歲的時候,月薪8000,也就是年薪10萬元,按照每年15%的工資增速(見表格),二十年后,在你45歲的時候,你的年收入就有164萬。有小伙伴看到這,或許不屑一顧了,我怎么可能每年漲薪只有15%?今年月薪10000元,明年月薪13000元,其實想想也是很正常的啊。那么我們按照30%的增速算,如果你現在25歲,月薪8000元,也就是年薪10萬,每年提升30%的工資收入,九年時間,你就可以拿到百萬年薪,這個時候你也就才不到35歲而已呀。可是最后回顧起來,百萬年薪又真的有多少人達到呢?
請記住:對自我成長保持耐心。
雞湯喝完了,認知也有了,可不行動的認知就是偽認知,如何提高自己的增速?無他,唯有找對方向,更加努力而已。
作者孫凌,連續創業者,深耕校園市場六載,每日分享個人所思所想,微信公眾號:創業者孫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