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可以把資產負債表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專門統計資產,右邊統計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編制完后,左邊的金額等于右邊金額,也就是資產的金額等于負債的金額加上所有者權益的金額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對個人而言,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投資理財,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對自己的資產狀況有充分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借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或者“借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兒”。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向銀行貸款或他人借錢買房買車。不過,對個人而言,負債意味著給自己加了“杠桿”——擴大負債在擴大收益的同時,同樣會放大風險。
個人該如何合理負債,既控制風險又擴大收益呢?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編制一張屬于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要分清
個人資產負債表該如何編制?其實很簡單,把資產負債表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專門統計資產,右邊統計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編制完后,左邊的金額等于右邊金額,也就是資產的金額等于負債金額加上所有者權益的金額。
先看左邊“資產表”。按照會計規則,資產是企業控制和掌握的資源,分為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在編制左邊的“資產表”時,需要從上至下,按順序將不同類別的資產統計。
首先是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內轉換為現金的資產。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預付費用、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存貨等。對個人而言,手中擁有的現金、銀行活期存款、貨幣型基金、開放式基金、國債逆回購,以及一年期以下的銀行定期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封閉式基金等資產,都屬于流動資產。
其次是非流動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以及其他資產三大類。其中,長期投資是指在一年以上的經營周期內才能轉變為現金的投資,具體包括股權投資、長期債券投資等。對個人而言,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和封閉式基金等都屬于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各種設備。對個人而言,最主要的固定資產一般為房產、小汽車等。個人將上述資產分別統計相加后,就能直觀地掌握自己的資產狀況。
再來看右邊的“負債與所有者權益表”。
負債可分為短期負債與長期負債。短期負債是指一年期以下的負債,比如找親朋好友借的臨時應急用錢就屬于短期負債。長期負債是指一年期以上的負債。比如為了買房子,找銀行貸款,超過一年期的都屬于長期負債。
對個人來說,到底負債多少比較合適呢?一個判斷方法是,你的短期負債不能超過流動資產的二分之一。還有一個判斷方法是,你的所有負債總額不能超過資產總額的三分之二。這也是為什么銀行在給予個人房產貸款時,需要個人交三成的首付款。
這些知識看似簡單,真正用到實處則能很好地解決當前人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金融問題,比如不久前一度飽受爭議的“校園貸”。對這些急需用錢的大學生而言,如何對非法“校園貸”說不,除了需要加強監控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財務知識,根據自己的資產實際狀況舉債。從根本上說,個人負債一定要與自己的資產相匹配,才能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承擔的范圍內。
最后是所有者權益。所謂所有者權益,其實就是你的凈資產,資產減去負債后就是屬于你的權益。比如,一套房產價值100萬元,如果負債70萬元,剩下的30萬元就是你的所有者權益。
在了解了資產、負債與所有者權益之后,個人就可以輕松編制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了。
呵護“生命線”
算準你的現金流
對一個經營企業來說,現金流無疑是“生命線”。現金流對企業的重要性,就好比人體的血液,只有血液充足且流動順暢人體才會健康。
對個人而言,算清自己的現金流非常重要。不僅需要知道每個月會有多少現金流入,比如工資收入、兼職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同時還應該清楚每個月將會有哪些現金流出,比如生活支出、房租支出、房貸支出、償還借款支出等。無論是買房買車,找金融機構貸款也需要根據現金流最終確定自己的貸款金額。
一般而言,一家企業會否破產,并非是因為資不抵債,而是償付不能。一旦企業的現金流入無法支撐現金支出,出現到期債務無法償還時,企業將面臨破產風險。對個人而言,在銀行個人貸款實際業務中,銀行通常會要求提供每月工資收入的流水。只有借貸方的工資收入是月供金額的2倍時,銀行才會給予相應的貸款。
在資產負債表上,現金流的作用并不限于確定個人貸款的數額,還能夠全面掌握個人的資金流向。因此,在編制個人現金流量表時,還可以編制經營活動、投資、籌資等行業的現金流。當個人從經營、投資、籌資三個方面全面掌握現金流向后,相信一定能合理安排自己的開支,做好個人理財了。
(責編:王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