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政府將指定“氫能源特別示范城市”,于2022年前引入2000臺氫能源公交車
| 能鏈·勢銀旗下媒體平臺 |
來源:能鏈
韓聯社3月20日報道,為減少霧霾,韓國土交通部擬于2035年前全面啟用氫能源貨車、將建筑器材動力來源由化石燃料轉換為氫能源或電力,并于2025年實現氫能源火車商用化。
為此,韓政府將制定氫能源、電動汽車扶持及擴建充電樁等有關政策,還將出臺針對特定貨車的車齡管理制度,引導排放廢氣較多的老舊車輛自主淘汰。
此外,韓政府還將指定“氫能源特別示范城市”,于2022年前引入2000臺氫能源公交車。
有關人士稱,使用清潔能源的建筑器材不會給建筑公司帶來負擔,現在器材的耗油量也很大,使用氫能源或電力反而可能會節省開支。
//////////
事實上,2019年1月,韓國政府就在蔚山市發布“氫經濟發展路線圖”。
根據該路線圖,韓國政府計劃到204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產量由目前的2000余輛增至620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從現有的14個增至1200個。
此前,能鏈對該文件進行了翻譯整理,并對外分享了部分內容。
其中,“韓國如何推進氫經濟、氫汽車以及加氫站布局”部分內容如下:
氫經濟發展國家戰略
1.氫汽車、燃料電池世界市場占有率第一 。
2.從化石燃料資源缺乏國進入氫產出國。
◤ 氫移動工具(累計)
*上述氫汽車目標包括內需和出口的生產量
◤ 氫能源(累計)
◤ 氫氣供應及價格
氫經濟發展推進方案
◤ 氫汽車普及目標和主要課題
氫汽車和加氫站的普及目標(累計)
◤ 主要推進課題:
1.(普及)擴大氫轎車,公共汽車,出租車等交通基礎設施。為此大規模擴建加氫站,建設汽車、公共汽車、出租車、卡車等全車型的生產線。
2.(制度)支付車種的補助金及補貼汽車、公交車、出租車等氫商用車的燃料費。隨著氫汽車和氫氣價格下降,逐漸減少補貼。
3.(出口)獨家銷售和出口用于車輛的燃料電池系統、模塊,引領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促進中小型氫經濟體聯合增長。
1
氫轎車
1.國內普及(累計):從2022年的6.5萬臺至2040年的275萬臺。
2.擴充氫汽車生產能力及核心部件100%國產化。
◤ 通過氫汽車生產力能力擴充保障價格競爭力
2022年年產量3.5萬臺;2025年到商業性量產水平;年10萬臺(內需6萬臺 出口4萬臺)。
(價格下跌)年產量達到3.5萬臺時,達到5千萬韓元的水平;達到10萬臺,下降到內燃機機車水平。
根據氫車價格的下跌,計劃逐步縮小購買補助金,在其擁有內燃機車水平的競爭力時將完全廢除補助金。
開發大規模氫車生產技術,確保核心部件(管道、儲氫罐等)的技術。
◤ 氫汽車核心部件100%國產化
通過技術開發補助,達到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100%。
提高配件技術力及生成生態系統的R & D推進(將提供3千億韓元)。
充注技術(40%→80%),膜電極組件,氣體擴散層,空氣壓縮機,儲氫罐等開發。
◤ 擴大氫汽車需求的基礎
根據氫汽車統計數據支持私人保險產品的開發。
由于氫汽車普及不足和統計數據薄弱,對保險產品開發的限制。
防止碰撞、側翻、火災, 儲氫密度改善、改善安全性。
2
氫出租車
1.國內擁有(累計) :(2040年)8萬臺。
2.2019年開始試運行后,2023年開始擴展到全國。
◤ 示范事業(首爾)實施后擴展到全國
城市型加氫站推進氫出租車試運行(首爾)→ (2021) 在主要大城市普及氫出租車 → (2023) 擴大到全國。
試點項目:用10輛氫出租車在正常道路上進行測試(20萬公里),分析和改善核心部件的性能。
針對燃料電池,操作裝置(空氣供給、氫供給、熱管理系統),儲氫裝置、電力裝置等10余種會影響耐久性的核心部件。
支援氫汽車租賃等出租汽車試運行中所需的費用。
車輛價格:LPG出租車約2500萬元,氫車:3700萬韓幣(包含補助金)。
氫氣出租車運營9年時,至少需要1~2次(5千萬韓元)零部件更換。
出租車行駛距離(9年):私人出租車約53萬公里/公司出租車約72萬公里。
推進氫車耐久性提升技術:(2018)16萬公里→(2022)30萬公里→ (2030) 超過50萬公里。
長途氫氣出租車用于證明氫汽車的耐用性和性能,有助于氫汽車和零部件公司的需求和生產。
3
氫巴士
1.國內擁有(累計) : 2022年2千臺 → 2040年4萬臺。
2.全國市內公交車及觀光巴士擴展氫巴士。
◤ 為普及氫巴士實施試運營
?(城市公交車)2019年開始向7個主要城市供應35輛氫公交車,直到2022年用氫公共汽車取代2000輛城市公交車。
*首爾(7)、釜山(5)、蔚山(3)、光州(6)、昌原(5)、牙山(4)、瑞山(5)。
***( 2019)35個試點項目→(2020)300個單位→(2021)665個單位→(2022)1,000個單位。
(長途巴士)擴大氫巴士的生產,與加氫站連接,2021年開始供應長途巴士,直到2030年所有線路全部投入氫巴士。
◤ 警用巴士替換成氫巴士
? 2019開發兩款氫公交車,2020年底前測試。
* H公司正在開發一種適用于警車特征(乘客數量,裝載空間等)的氫公交車,并將在2019年下半年完成開發后交付給國家警察廳。
? 測試結束后,2021年開始優先更換已使用8年以上的巴士。
◤ 建立氫巴士基礎設施
? 建立氫轉移中心(2021),為城市圈的主要交通樞紐提供充注和基礎設施維護,在新老路線運行氫公交車。
? 在高速公路休息區,CNG充注站,創新型城市建設加氫站。
* 在公共汽車停車場建設加氫站(2019,地方當局和運輸協會等)。
◤ 支援強化氫巴士的經濟化-制度化
考慮使用氫公共汽車減少細粉塵,通過研究和服務等為氫燃料提供成本支持
* CNG公共汽車補助:采購費用(政府,地方自治體), 加氫站 (地方自治體)補助金,公共汽車燃料費,油價補助金等各種費用。
氫公交車等環保車引進時,公交車運輸事業許可證標準放寬 、長途快速巴士運營者選定時提供加分等獎勵(2019.上)。
* 提高城市公共汽車運輸營業執照的獲取比率 (例如,超過40個公共汽車運輸業務項目)
◤ 提高氫巴士的燃料比和耐久性并強化安全
(燃料比/耐久性)與現在相比,提高超過50%的燃料比,5倍以上耐久性。
* 燃料比:(2018)10km/kg→(2022)12km/kg→(2030~)15km/kg以上。
* 耐久性:(2018)16萬km→(2022)50萬km→(2030~)80萬km以上。
(安全性)提高氫氣公交車傾覆和碰撞情況的安全性改進技術及安全標準。
開發可以保護氫公交車乘客安全的車輛及部品關聯技術,并將其反映。在國際標準中,引領氫汽車技術。
* GTR(Global Technical Regulation)
(專用部件)開發電堆、電動機、高壓容器、高壓轉換器。
3
氫卡車
1.國內擁有(累計) : 氫卡車開發后2040年為止普及3萬臺。
2.2021年推出中型卡車(5噸級),2025年推出大型卡車(5噸以上)。
◤ 政府部門特殊卡車換成氫卡車
2020年為止,開發和測試5噸級氫卡車(貨運專用車)。
* 貨運專用車:清掃車(包括垃圾收集),道路清掃車,灑水車等。
2021年,開始實施以公共部門為中心的氫卡車試點項目。
貨運專用車(約14,000輛)中從5噸級開始按順序轉換為氫卡車。
* 將垃圾收集,路面清潔和澆水等特殊卡車擴展到5噸氫卡車。
在分析試點項目成果的基礎上,將商用車納入公共部門生態汽車的義務購買范疇。
◤ 民間貨車換成氫卡車
2020年為止完成10噸氫卡車部件技術的開發,2022年完成測試。貨運一般車轉換為氫卡車,推動物流運輸事業。
* 2018年基準登記的卡車(萬單位):一般貨運253(小207、中31、大15)。
2025年確保大型(5噸以上)氫卡車零部件的降低成本技術。
2030年為止完成氫卡車部件100%的國產化率。
* 電氣部件、電動機、減速器和燃料電池組正在進行改善性能的研發。
國內擁有(累計) : (2022) 310個站 → (2040) 1200個站。
◤ 擴充加氫站 : 擴大支援,確保自運營能力
為了擴大初期加氫站建設,支援建設補助金,市/省的氫汽車供應相結合,在市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網據點及公交/出租車停車場等地建設加氫站。
* 加氫站支援現狀:(環境部)每個站建設成本的50%(限額15億韓元);(國土部)1期高速公路支援7.5億韓元。
為了擴大符合當地特點的加氫站,設置分類建設補助金。
加氫站的類型和安裝成本
對加氫站進行設立運營補貼,減少建設成本,引導增加額外收入。
* (日)建設補貼:按加氫站類型補貼建設費的50~66%(約18~29億韓元)。
* (日)運營補貼:按上一年的運營費用基準補貼66%(最高2.2億韓元韓元)。
公私SPC允許多數加氫站協議,spc金融支持,開發加氫站商業模式 (氫汽車租賃等)。
* HyNet(氫能網絡):燃氣公司,現代汽車,供應商和罐裝設備公司通過政府支持,2022年為止建造約100個加氫站。
** CNG充注站:根據站的大小設置標準并支付補貼。
擴大私營加氫站的普及
通過擴大私營加氫站,把LPG和CNG站轉換為可以充氫的混合充注站來提升經濟效益。
* 將全國2,027個LPG加氣站變成混合加氫站。
加氫站建設戰略
◤ 放寬加氫站限制
放寬管制,例如位置限制和距離縮減,以及駕駛員的自充注方法。
* 實施:允許安裝Jungjong復合加氫站和移動加氫站,建立液化加氫站安裝標準,允許在限制區公交車站安裝加氫站等。
加氫站放松管制的規定
直到放寬限制之前,利用產業融合促進法的“監管沙箱”,推進城市中心、公共大廈(政府世宗大廈等)等地方建設加氫站。
◤ 加氫站技術升級及安全性提升
通過壓縮機、高壓閥門、儲藏容器等核心零件和充注器國產化來實現30年加氫站的國產化率達到100%。
通過開發大規模加氫技術,包括1~2噸/天的加氫技術和液化加氫站技術,降低加氫站的成本。
* 1000萬韓元/kg→600萬韓元/kg→300萬韓元/kg以下。
制定提高安全性的措施,如加氫站性能和零件安全評估技術。
1.氫氣價格目標
2.價格目標實現:與生產、儲存和運輸相關聯
①(生產)提取氫大規模生產,實現規模的經濟,提高效率,增加氫氣進口量。
*通過生物質和微生物等氫生產方法的多樣化,構建經濟上可行的氫生產組合。例如:海洋生物生物生產技術開發。
根據各地區的不同特性,制定最低廉的制氫方案。例如:副產氫(蔚山、麗水、大山)、水制氫(首爾、京基、江原等)、再生能源制氫(全南、慶南、濟州等)。
②(儲存和運輸)通過開發液化和液氫技術提高儲存效率,通過使用氫氣管道的大規模運輸降低運輸成本。
建立各基站的儲氫設施,穩定氫氣供需,建立以不變價格分配氫氣的基地。
③(加氫站)維持加氫站安裝補貼,直到氫價達到目標水平,建立運營補貼。
根據氫價格下調,逐步縮小補助金。
④(氫價的穩定)我們提供適當的氫基礎價,通過氫供應管理和交易系統建設穩定市場價格。
來源:能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