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獵奇心里,都會對別人的生活產生好奇。
大到名人明星,小到身邊人的事情,我們都會為此感到好奇。
比如,那些明星的八卦,總有網友對此進行猜測,即使這件事情連真假都不知道。
還有身邊人發生的事情,也是很多人的飯后談資,這就是為什么壞事傳千里的原因,很多人只對別人的壞事感興趣。
但是,有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開始不擇手段,甚至直接向當事人問涉及到隱私的問題。
其實,無論和別人的關系多好,都不要探聽對方的隱私,對方不光會感覺受到冒犯,也會影響你們之間的關系。
所以說,就算關系再好,有件事也不能隨便問,只會招人恨,那就是對方的隱私。
01
去年年底,我參加同事驍慈的婚禮,卻沒有發現另一個同事王雪。
其實,她們關系非常親密,是一進單位關系就不錯,一直保持到現在,因此驍慈結婚,王雪沒少張羅這件事。
我以為王雪臨時有事情來不了,于是問驍慈王雪去哪了?驍慈沒有說話,沒一會就換了其他的話題。
在入席的時候,身邊人告訴我,驍慈并沒有邀請王雪。
原因是有一次,王雪去驍慈家。正好這個時候來了個電話,驍慈就去接電話,王雪想知道驍慈和電話里的人說了什么,就去偷聽。
原來,給驍慈打電話的是一個親戚,好像在說驍慈生病的事情。
王雪聽說驍慈生病,心里非常擔心,她還是個嘴快的人,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另外的人,她還說,這會不會影響婚禮。
沒想到,這件事被驍慈知道后非常生氣,兩個人就吵了起來,因此出現了裂痕,最終沒有了聯系。
在王雪看來,她也是好心,并沒有犯下多嚴重的錯誤,但是對于驍慈來說,自己的隱私被偷聽,也是無法忍受的事。
無論朋友有什么樣的事情,都不要把它公之于眾,學會悶在心里。
因為你一旦選擇告訴別人,就等于把朋友的秘密泄露出去。
有時候,朋友不愿意把這件事讓別人知道,認為難為情,那就不應該用朋友的關系刨根問底。
其實,如果你在不經意間知道了朋友的事情,也應該幫她保密,選擇當做什么都不知道。
這不僅僅是做人的修養,也是對人的尊重,更是給自己省去了許多的麻煩和問題。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打著關心你,為你好的名義,也不考慮你的感受,直接打探你的隱私。
這種行為,并不能讓當事人感覺到被關心,相反,他們只會感覺自己非常難堪。
不要用關心為理由,直接開口問別人的隱私問題,即使是關系再好,也應該保持自己的分寸。
02
但是在生活中,這樣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他們總是突然出現,冒犯你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前段時間,有讀者和我分享她的親身經歷。
單位新來了個實習生,通過聊天發現,她們之前上的同一所大學,所以和她很親近,工作方面也是非常照顧。
沒多久,她就在女生身上發現了個壞毛病,總是打聽別人的隱私。
正面向當事人問過后被拒絕,她就用其他的方式了解,想要知道的事情,必須要知道,否則就不罷休。
她到公司兩個月,就知道了大多數同事的八卦,比其他同事知道的還多,有的事情甚至涉及到隱私。
完全不懂得知止,為了了解不擇手段。
她非常討厭這點,認為女生根本就不懂得尊重別人,也沒有最基本的教養,就開始慢慢疏遠她。
因為是校友,她們之間的接觸比別人多得多,有一次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對方突然問她是不是認識某某。
她還沒來得及回應,對方又開口,你們關系很好吧,她總是問關于你之前的事情。
對方以為她們關系好,就直接告訴了女生。她心里雖然感覺不舒服,卻沒有當回事。
直到有一次,公司同事和她聊天的時候,突然說起她上大學的事情,還有一些丟人的事。
她非常生氣,就找對方質問,她卻一臉事不關己的樣子,解釋只是好奇而已。
看著女生理直氣壯的樣子,她非常生氣。
隨便打聽別人的隱私,這已經不僅僅是過分,而是沒有修養。
其實,我們和人交往,不要只看外在,更多是要看生活細節,因為細節才是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
不要隨意打聽別人的過去,不要隨意打聽別人的隱私,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尊重。
03
其實,關系好的人除了性格相合,三觀一致,還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就是大家有相同的秘密。
大家總會互相分享,兩個之間的關系也會迅速拉近,你有秘密告訴我,我有秘密告訴你。
于是,兩個人之間就總是會打聽對方的生活,問工作,問對方的感情問題,或是其他涉及到隱私的事情。
他們這樣做不僅僅是關心,也是滿足內心的好奇,更是尋求信任,因為他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了你,你也應該告訴他。
如果你選擇隱藏,那只能證明你不信任他。
但是,這樣的友誼并不是真的友情,因為真正的友情,從來不會過度打探你的隱私。
成年之后,大家的時間成本越來越高,因為要工作賺錢,還要學習,還有社交。
我們希望在疲憊的時候,找朋友陪伴,相處舒服,這就夠了。而不是上來就問對方的生活,好奇別人的隱私。
其實,感情和耐心,是最經不起我們消耗的。
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給對方留有足夠的空間,關系才能長久。
其實,與人交往,越懂“分寸”,人緣越好。不該問的別問,也別有那么多的好奇心。
這個世界,對你真心的人不多,不要因為好奇,毀掉一段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