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我早已學會不為任何人做事,為人家做事,遲早要后悔的,我只為自己。”
這句話是在《流金歲月》原著中朱鎖鎖說的,她不為任何人做事,她只為自己。
在這里,我看到了一個女子的通透,只有明確自己心里所想,做事才有目標,后果無論如何也不會抱怨。
最害怕的是,有些人口口聲聲說不求別的,可是等到結果出來,不如自己的意,就開始抱怨,開始責怪,沒完沒了。
會做選擇的女人,她們做事是為了自己。在生活里,她們也有明確的界限,屬于自己的,屬于別人的,從來不模糊。
屬于自己的,自己想要的,她們會爭取;反之,她們會拒絕。
重溫《流金歲月》,朱鎖鎖做事做人的“通透”,值得女人學習。
朱鎖鎖一開始跟李先生交往,她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她迫不及待想要與眾不同,社會上普通男人能給她嗎?并不能,但李先生能給她。
后來朱鎖鎖提結婚,李先生主動退出,朱鎖鎖抱怨了嗎?并沒有。
因為朱鎖鎖知道,她一開始圖李先生的愛和錢,她有目的,李先生也有目的,朱鎖鎖并沒有一句怨言。
她沒有抱怨李先生,也沒有抱怨自己,她清楚知道自己為了什么。
后來,朱鎖鎖嫁給了謝宏祖,她愛謝宏祖嗎?可能愛,也可能只是想要一個避風港。
再后來,謝宏祖跟趙小姐有來往,朱鎖鎖只是把女兒交給蔣南孫,并沒有大鬧謝家。
朱鎖鎖甚至都沒有在閨蜜面前抱怨過自己的丈夫一次,路是自己走的,選擇也是自己做的,沒什么可后悔的。
謝宏祖家出事了,朱鎖鎖又開始忙前忙后地去處理,連蔣南孫都勸她一句。
可是朱鎖鎖呢?她沒有提一句之前謝家看不起她的事,就算把自己所有積蓄都掏光,也沒說一句她現在所做的事情。
朱鎖鎖做了這一切以后,反而跟謝宏祖離婚了,她后悔嗎?并沒有。
朱鎖鎖是單純為了幫謝宏祖么?并不是,她也是為了自己能夠心安理得。
原文寫道:“她說她不求回報,打回原型,朱鎖鎖反而不做那些汗流浹背的噩夢了。”
她為了自己心安理得,她不顧世人如何看待,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她做事無怨言,她活得通透也精彩,可是這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夠做到。
她知道,為自己做事,就沒有后悔可言,而生活不就是這樣嗎?只要自己不后悔,問心無愧,沒有傷天害理,那一切都值得期待。
在張愛玲《金鎖記》里,那個曹七巧就是在婚姻和生活中怨聲載道。
曹七巧的婚姻是父母安排的,為了錢她嫁給了姜家,她抱怨;哥嫂上門要錢,她抱怨;兒子娶新媳婦,她也抱怨;連女兒交個新男友,她都抱怨。
父母安排的婚姻她不會反抗,哥嫂要錢她也不會拒絕,兒子女兒的婚事不會退出。
生活沒有界限,她的和別人的,在她的生命里,全部都亂糟糟地捆一起了。
她做這些事情,心里不情不愿,又不做出對于自己有利的選擇,只會在過后后悔和抱怨。
朱鎖鎖的安然和曹七巧的不幸,原因只有一個:朱鎖鎖做事,按照內心意愿來,無論結果如何,好或是壞,她全盤接受,并無怨言。
曹七巧的全部選擇,沒有一樣是符合她內心的期待,又不會拒絕,硬生生的為別人犧牲。
曹七巧的生活一團糟,她做事不考慮自己,不會拒絕,也沒有屬于自己的界限。
她允許父母安排自己不滿意的婚事,她允許哥嫂上門要錢,然后她也按照她父母的標準,插手兒女的事情。
導致她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活得不幸福,因此她覺得每一個人都對她不好,想搶她的錢,完全沒有幸福可言。
在生活里,我們見過太多滿腹怨言的女人,也見過把生活過得亂七八糟的女人。
她們做事做人,總不能堅持內心所想,也不會與其他人劃清界限。
她們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被生活推著往前走。
如果不能清醒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選擇是不是自己所想要的,那很可能會讓自己后悔,也讓自己成了“祥林嫂”。
心甘情愿讓自己做人做事,才能讓自己可以舒舒服服,扭扭捏捏反倒讓人笑話。
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這樣的道理呢?他們只會把一切責任和后果都歸咎到別人身上,然后哭哭啼啼。
假如朱鎖鎖不明白自己所做之事是為了什么,她會責怪李先生,為什么不離婚,然后娶她;她會在謝家落難的時候,踩上一腳,然后趕緊撇清關系。
假如曹七巧知道自己所做之事是為了什么,她會一開始就拒絕父母的婚事安排;她會在哥嫂上門要錢的時候,拒絕得干干凈凈。
她也會在婆婆和丈夫過世,自己有了獨立經濟權以后,真正為自己活一把。
可是很多女人都不知道,能讓自己內心感覺到幸福的,只有自己。
身為女人,守好一條“底線”,才能不被情所傷,那就是你要明白,你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努力為自己而活。
任何時候,為自己做事不后悔,給自己和別人清晰的界限,幸福才能長久一些,穩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