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周易》有云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德,在平凡人眼里只是德,而如果深究其根源,德就是道德、智慧與才華的化身。
做人最可怕的,不是無知,不是貧窮,而是無德。
諸葛亮曾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德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做人準則,人先有德,再行之有德,才會擁有善良,美好,以及豁達。
所以,人這輩子,缺什么都別缺“德”。
01
你可以缺任何東西,就是不能缺“德”
林語堂說:“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趙高原是趙國的族屬,秦始皇聽說他能力強,就提拔他當了中東府令,成了掌管皇族車馬和自由出宮的官吏。
趙高利用手中的職權大肆斂財,幾年之間,趙高的財富無以計數,而國家力量卻日趨薄弱。
可以說,趙高做官二十余年,弄虛作假,貪心不足,加速了秦國的滅亡。
陶行知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堪用處”。
人的私心一旦在心中生了根,就會無限膨脹。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趙高有一點德行,不那么貪,秦國也不會這么快的滅亡。
國家都不存在了,你有再多的才華又有什么用?
做人,有德無才,未必不是福;有才無德才是禍患。
小區里有一位啞巴阿姨,生來就不會講話,也聽不見。她沒有讀過書,也不識字。生有3個兒女,均已成家,丈夫是一位修鞋匠。
兩個人一輩子沒有吵過架,有時阿姨弄什么不對勁了,丈夫就會批評她幾句,而她只是搖頭“啊啊”幾聲,因為她聽不到丈夫在說什么。
每當這時,生氣的丈夫都會搖搖頭,笑笑作罷。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很幸福。
都說過日子的根源在于女人,啞巴阿姨因為失聰了,一切在她的眼里都是美好的。她永遠以一顆無暇的愛心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所以才會生活幸福。
過去講“女子無才便是德”,從某種程度講,也不是全無道理。
人有美丑之分,才華有高低之分,只有德行對于每個人的標準都是相同的。
人的一生,可以平凡,但是不能缺德。缺德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受歡迎,也會影響了他的福氣。
福氣都是一點點積攢的,所以,一定要做好事,憑好心待人,慢慢建立自己的德行,積攢自己的福氣 。
02
你在社會上的地位,由你的德行來決定
老話講:“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德在于積,善在于行。”
真正決定人生層次的,是一個人日積月累的德行。
曾國藩為官一生,清正廉潔,從不貪財受禮。他曾說:“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可見,曾國藩的德行,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擬的。
人生最怕走錯路,在充滿誘惑的世界里,有多少人把握不住自己,走了彎路,他們惆悵、悔恨、哭泣。然而最終,為錯誤買單的還是你自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所以,人一定要一點一滴地建立自己的德行,這樣才能承受得住通過努力得來的好生活。
人種的什么,收的就是什么。種下梧桐樹,就會引來鳳凰棲息。
水利萬物而不爭,人傲于世而不順。人應該擁有水的德行,而不是離群寡居,孤傲于世。
文天祥在被捕時,得知自己的妻女在為奴,只要文天祥投降就會放過妻女,然而文天祥沒有這樣做,而是含淚受辱,淚下哽咽。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正,體恤部署,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
那些擁有美好德行的人,都是憐恤與謙卑并存,遠離欲望。
君子愛財,一定要取之有道;知道行好事,就不要追求利益;只有你謙讓有禮,才會善始善終。
都說人分三六九等,人們習慣以財富來界定一個人的地位,可是財富也有離開你的那一天。真正劃分人等級的,是每個人都有的德行。
德行,是你立業最起碼的根基。一個人只有德行好,才會擁有財富、智慧、精神和力量。
03
一個人的德行和欲望,應該相輔相成
茨威格說:“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我們都向往美好,也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可是實行起來,可不能亂了先后的邏輯。
美好的生活不是一勞永逸,也不是不勞而獲,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
人最怕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劍走偏鋒,不顧“德行”兩個字的束縛。如果你的欲望超越了你的底線,后果不堪想象。
人之所以煩惱、焦慮,就是因為德不配位。總是欲望太高,能力卻太低,二者之間相差的太遠。
人的欲望就像你買東西一樣,如果買不起,你就會說它很貴;如果買得起,你就會覺得它很有用。
所以,人應該將自己的欲望轉化為動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適合自己的一切。
當年,武則天為了爭奪帝位,不惜殘害自己的親生兒子,落得一世罵名;
李斯為了自己的前途,逼得韓非子服藥自盡,最終因為篡改皇位,而使秦國岌岌可危,被抄家滅族。
一個人如果沒有德行,只裝得下利益和欲望,就注定會走向衰敗。
斗適合于裝米,瓢適合于舀水。人的財富,是和人的德行相輔相成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什么,要先想一想自己是否適合,而不是走旁門左道,來滿足自己的利欲熏心。
生活應該是真實的,不能弄虛作假,太浮華。這樣的人,是很難在世上站得穩的。
生而為人,可以不富有,不顯貴,但是良知和道德的底線,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丟了德行,就等于丟了自己,丟了你的世界。
因為你要明白,如果德不配位,就注定了結局失敗。
所以,人活一世,缺什么也別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