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古話常說:“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沉著冷靜者,百福自集。”
一個人如果性情粗暴,遇事不加考慮,亂發脾氣,就不會被別人認可,想成功也會很難;
如果遇事沉著冷靜,考慮得面面俱到,就會得到別人的擁護,必然事事順心。
“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安靜的力量很大,能夠去除你的煩躁,心生你的智慧,修養你的身心。
所以做人,只有自己的心靈沉靜,才會更好地向遠方篤行。
人一生,心越靜的人,越有福。
安靜能夠去除你的煩躁不安
安靜,是一種無聲的,自然界潛在的能力。
寺院的師傅經常靜心打坐,他們最注重人間的修行。因為長年累月的修行,他們的身心都很健康。
鬼谷子說:“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
人想得太多,心也就亂了,心亂自然事亂。
如果人能夠在心煩的時候安靜下來,就會感覺自己換了另一個世界,心情也會很恬淡。
安靜,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諸葛亮給兒子提出的兩個字箴言中,就有一個“靜”字。
他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他認為,人要有才,就需要刻苦學習,還要做到心靜。如果心不靜,就不能專心致志地學。
任何成功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一步登天的成就。所有的收獲,全都源于自己一步步的積累。
有的人心煩氣躁,面對成功總是堅持不下去,以至于半途而廢。
其實,成功貴在堅持,而堅持的力量,往往來自于心靜。
人只有心靜,才會不糾結于過往,不貪戀于將來,專注地過好當下。
安靜能夠心生智慧
曾國藩說:“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
有的時候,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越著急越處理不好,忙中出亂。然而心靜者,凡事都能泰然處之。
心靜,才能心中有謀略,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楚莊王登基3年,每天不務正業,不是打獵就是飲酒作樂。看起來昏庸,無所作為的他,其實是在暗中察看大臣們的忠心。
楚莊王有一句名言:“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正如楚莊王所言,伍舉進諫后,他開始臨朝聽政。百官一上朝,便當眾公布了審查結果,罷免貪官污吏,提拔清正廉潔的“好官”。
如此一來,楚國上下,煥然一新,國泰民安,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安靜的力量可見一斑,楚莊王之前的種種,不過是以不變應萬變,以靜應動。
人只有在安靜的時候,才會內心明朗,才會理清思緒,才能洞明世事,練達人情。
情緒是魔鬼,一個人的情緒不穩定,他的世界也不會穩定。遇事沉著,有條不紊,才會找到事情的出路。
《昭德新編》里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升。”
心煩意亂,心中就不會有智慧;只有內心平靜,才能走出困難。
安靜可以修煉一個人的秉性
曾國藩說:“人心能靜,雖萬變風云,亦澄然無事。”
其實,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之所以不快樂,都是自己心中煩躁不安。人如果心靜下來,不去亂想,人生就簡單多了。
生于繁華,人只有不被外界打擾,不被自己的內心所困擾,心里安靜,才是智者。
羅素說:“所謂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指安靜的生活。只有在安靜的氣氛中,才能產生真正的人生樂趣。 ”
我有個舅媽,60多歲了,一生講起話來語氣平和,從來不喧嚷。
舅媽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很靜閑的感覺,就是天大的事,她都不著急,而是很安靜地想辦法解決。
她家的4個孩子,也都遺傳了舅媽安靜的性格,都很聰明。家附近的人也都說,舅媽是一個賢惠的母親。
都說女人有福福一家,舅媽一家人特別的幸福,兒女省心孝順,日子也風調雨順。
生活中,不亂講話的人都是很恬靜的。他們大多擁有非凡的氣度,而且榮光滿面,身心健康。
人生就像海底的泥沙,只有把自己沉淀下來,才能平靜海面,映出天空中的云卷云舒。
人的心靜不是避開城市的喧囂,而是在喧囂中學會靜心,讓自己的心靈成為凈土,在自己安靜的心靈里犁花耕草。
人生不易,靜下來,才能越活越順
余秋雨說:“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
心靜則神安,神安則事成。
一個人只有學會心靜,他的世界才是靜的,才會有美好的到來,有幸福的光顧。
所以,如果你正身處凡世喧囂,心煩意亂。就一定要少想多做,讓時間來改變自己的現狀,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