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最近和我老公有不小的矛盾,我弟弟買房,我和他從小關系很好,我從自己銀行卡里拿出十萬給他買房,結果老公不樂意了,說我不顧及家庭。我當時就很生氣,家里該承擔的責任我一分也沒有少,錢都是我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又沒要我老公出錢,我拿自己的錢幫幫我弟弟怎么了,我弟弟也有穩定的工作,就算沒我幫助也能付的起首付,我只是想給我父母給我弟弟減少點壓力而已。不管是丈夫,孩子,父母,弟弟都是我家庭的一部分,無論哪邊有需要我都會盡全力去幫助的。”
就事論事,不管其他。我覺得你這種處理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其他很多人都從法律,家庭,將心比心等角度來回答,從大道理上論證了你的做法有問題。
但我想從人情世故的角度給你提供一點參考,這樣做也許更好:
你幫助弟弟沒錯,給父母減輕負擔沒錯,但這個幫助,最好不是由你來做,而是交給你老公。
你直接給錢,你家人,你弟弟,只會覺得你好,不會覺得你老公好,有時候反而會覺得你老公小氣,不會為你們家考慮。這對于你家跟你老公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破壞。
你們既然結婚了,那么凡是對外的經濟往來,最好就是以家庭的名義,而不是個人名義。
顯然,對于幫助你弟,你老公來給錢就是最能代表你們家庭的。他給錢,就說明你跟他一條心,你們經過了商量做出的決定,你父母會覺得你老公懂事,能照顧小舅子。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女婿給錢比女兒給錢效果是更好的。逢年過節,我姐要是給我媽錢,我媽覺得是女兒給的,很平常,但是我姐夫給錢,我媽會專門給我打電話,說你姐夫這次給錢了,顯得格外高興。
你看,對于你們小家庭來說,這錢都是你們家的,但父母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女兒給的和女婿給的就是有區別。
你給你弟的這10萬,要是由你老公來給,好感度就會上升幾個層次。
同樣,你老公給自己父母家錢的由你來給,也會更有意義,你公公婆婆肯定會覺得自己的兒媳婦孝順,平時跟其他親朋好友聊天,都會夸你如何如何好,經常給家里零花錢。
如果你們雙方都能這么處理跟原生家庭的關系,我相信你們各自的家庭問題都會少很多,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婆媳矛盾等等。
而且這樣做有個好處就是,你們處理家庭財務,另一半都是知情的,能夠加深彼此的信任。就算遇到什么不同處理意見,你們也會互相溝通清楚,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說服對方,這樣兩口子本身的矛盾也會少一點。
像你這種直接把自己銀行卡里的錢拿十萬給弟弟,如果你覺得很正常的話,換個角度,你老公要是同樣這么做,不經過你的同意,你會怎么想?會不會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