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很多朋友讓我推薦理財產品,我覺得很神奇,我這么窮的人,怎么會有糟錢買理財呢?
這不是跟向和尚請教櫻桃肉、馬牙肉、米粉肉、一品肉、栗子肉、壇子肉、紅燜肉、黃燜肉、醬豆腐肉、曬爐肉、燉肉、黏糊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兒肉、燒肉、大肉、烤肉、白肉、紅肘子、白肘子、熏肘子、水晶肘子、蜜蠟肘子、鍋燒肘子、扒肘條、燉羊肉、醬羊肉、燒羊肉、烤羊肉、清羔羊肉、五香羊肉的做法一樣嗎?
不過話說回來,東哥沒錢買理財,不好推薦具體產品,但是基本的理財渠道,卻可以跟各位好好說說。
根據我的經驗,目前市場上主要有8種理財渠道。下面我會盡量用相對通俗易懂的簡短語言來具體說一下,讓大家對理財產品有個整體的認識。
第一種,儲蓄。
銀行儲蓄(包括定期活期)的收益率一般0.5-5%左右,部分小銀行定期5年的可能會接近6%。
這種理財無限接近0風險(小銀行可能倒閉,存錢最好存大銀行)。但是流動性非常差,而且收益率越高,流動性越差。
所以不建議各位投太多。除非你真的沒有其他渠道了。
第二種,貨幣基金。
這個就是大家常見的阿里支付寶,騰訊理財通,平安壹錢包這種了。
風險幾乎沒有(除非遇到1929那種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靈活性非常高,但是呢,收益很低,余額寶好像是2.35%。這種只適合存點零用錢,或者隨時要用的流動資金。
第三種,銀行理財。
從銀行理財開始,你的資金就有可能會有損失了,也就是說,你的投資開始有風險了。
但銀行理財收益也就5%上下,風險不大,你要是買銀行理財也虧錢,那說明你運氣太好了,可以直接去買彩票。
我們大部分人,如果有錢的話,都應該配置一部分銀行理財,雖然流動性并不好,但保險。
第四種,P2P投資。
這種理財應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有不少朋友應該有過接觸。
不過呢,我真不建議各位現在這個階段扎進去。因為從去年以來,互金行業進入去泡沫階段,集體暴雷,目前洗牌還沒結束。
如果你真想投,那就投收益最差的陸金所這種,這個風險相對較低。假如陸金所都掛了,那么P2P行業也就徹底掛了。這種可能性目前來看不高。
P2P行業最厲害的幾家(一只手數得過來,具體我就不說了,各位可以網上搜)收益大概8%上下,這個如果你有一定理財認知,而且錢比較多,我覺得可以嘗試。
有一些利率10%以上,甚至15%以上的,這個時候,就算你比馬云爸爸還有錢我也勸你省點心,別瞎碰,免得血本無歸,孩子尿不濕都買不起。
第五種,基金。
這種以前我說得最多,就是建議大家搞點基金定投,比如指數基金,債券基金這種,搞定投問題不大。但是股票型基金這個風險就已經比較高了,理財小白慎選。
基金收益無法確定,要看技巧和搭配。但是定投基金你定投個三五年,我覺得最差也有10%吧。
但你搞短線投資,那就沒辦法確定了,一個月虧30%也正常,一個月賺30%也常見,這個就是自己選擇了。
對于有理財經驗的人,我覺得可以好好配置基金投資,比較適合。
第六種,股票。
這種是我比較反對的一種,除非你對股票了解很透,而且是以閑錢炒股,不然別碰。股市不管中外,能賺錢的都是少數,從大數據看,炒股的人,80%會虧;從個人來看,你買的股票中有80%會虧。
當做一種理財方式可以,但要通過股票一夜暴富的話,強烈反對。
第七種,房產。
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西部比如成都重慶,中部比如武漢等),一線周邊城市中地段不錯的房子,是普通人長期理財的最佳方式,我一直是這么認為的。
到目前為止,這些地方的房子的年化收益(平均8%以上)應該都跑贏了前面介紹的各類理財產品。
不過這種理財目前隨著限購和中央調控門檻變得更高了。
我知道會有很多人會懟我,他們覺得現在房住不炒,房子價格會跌,但我依然堅持自己的認知。區域中心城市,一線準一線城市位置不錯的房子絕對是普通人長期增值保值的最佳最穩方式。
第八種,信托,期貨,各種概念理財。
這些就放一起說了,信托比較靠譜。然而這是普通人可望不可即的,門檻非一般的高,起投就是100萬級別,當然如果你有個幾百萬,那還是可以考慮的,因為收益確實不錯,幾乎等同于房產收益了。
至于期貨和概念理財(比如各種虛擬幣),這個我覺得我公眾號目前應該沒人會去碰,畢竟大家要么不夠有錢,要么智商還是在線的,用不著我多說。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各類理財渠道,應該就這些了,收益率我也基本都有提及,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狀況去配置產品。
再說一嘴題外話,一個人最重要的理財一定是提高自己的掙錢能力。
你的人就是資產,你的工資就是資產利息。要想收益更高,你就得更值錢。
普通投資,投進去的是錢,但個人投資,投進去的是時間和精力。
你投資理財,可能會虧,但投資自己,卻可以百分百穩賺不賠。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夠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如果因為看了我的文章買理財虧了,我可不負責,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