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款冬花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對于其所具有的功效作用都是十分了解的,這是因為,款冬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人們作為止咳的良藥進行使用,因此,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款冬花的具體功效和作用。
款冬又名款凍、冬花、款花、看燈花、艾冬花、九九花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分布于歐洲、北非和亞洲,我國主產于華北、西北、西南等地,或野生于河邊、沙地。植株高10~25厘米。12月或地凍前當花尚未出土時采挖,除去花梗及泥沙,陰干。入藥生用或蜜酒炙用。
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
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溫。歸肺經。功能潤肺止咳化痰。用于新舊咳嗽,喘咳痰多,勞嗽咳血等病癥。款冬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已收載。《水經注》引《述征記》云:“洛水至歲末凝厲,則款冬茂悅曾冰之中。”正因其凌寒叩冰而生,華于嚴寒,故得“款冬”之名,所謂“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本草綱目》)其性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栽植以疏松肥沃、腐殖質豐富的沙質壤土為佳。
唐代詩人張籍曾有《款冬花》詩道:“僧房逢著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遍,馬蹄今去入誰家。”相傳一年臘月時節,春雪遍街,張籍踏雪覓詩,行至一寺廟中歇息。待入僧房,見一老僧正在整理一種僧房周圍采來的紫紅色花苞,相詢之下,老僧告知這是止咳良藥,名叫款冬花。二人相敘良久,張籍告辭出寺,不覺已是日落西山,于是在馬背上邊行邊吟,化成此詩。數年后,張籍患咳嗽,久治不愈,乃憶及老僧所言,遂以款冬花煎水服之,果然靈驗。民間治久咳,還常以款冬花與知母、貝母合用,故有“知母、貝母、款冬花,專治咳嗽一把抓”之諺。
款冬花除水煎內服外,古時用此花治久咳不止還有熏吸法。唐代醫家崔知悌即有“久咳熏法”,是將蜜炙款冬花置于密閉容器中,上留一孔,與其下加熱,待煙出即以口吸煙之。到了宋代,這種方法已發展至類似今日的煙草吸法。百花之中,款冬花以其不顧冰雪、含春而發的神韻,頗受人們的贊頌。連佛經中也有“凝冰慘慄,不凋款冬之花”的辭句,晉代郭璞專有《款冬贊》云:“吹萬不同,陽熙陰蒸。款冬之生,擢穎堅冰。物體所安,焉知渙凝。”
下面選幾則款冬花食療方法大家參考:
沙杏花肺湯 用北沙參、甜杏仁各15克,款冬花、蘇葉、黃芩、桑皮、瓜蔞、半夏、貝母、火麻仁各10克,陳皮5克,生姜3片(生姜的作用),豬大腸90克,豬肺150克,調味品適量。將諸藥擇凈,布包。把豬肺、腸洗凈,切塊,與諸藥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煮至豬肺、腸爛熟后,去藥包,加調味品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周2~3劑。可清熱宣肺、潤燥滑腸,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黃、口干口苦、大便秘結、小便短黃及直腸脫垂、痔瘡等。
款冬花旋復花膏 用款冬花、旋復花各250克,蜂蜜500克。先將前2味用紗布包好,加水浸泡1小時,然后加水煎煮30分鐘,濾取汁液,再加水煮后取汁,共煎取3次,合并煎液,入鍋煮沸,改用文火濃縮至稠厚時,加入蜂蜜熬煉成膏,離火侯冷,裝瓶備用。用時每服2湯匙,每日2次,連服15日。此款的功效是潤肺下氣,止咳化痰,定喘。
冬花百合湯 用鮮款冬花9克(蜜炙品3克),百合500克(百合的功效與作用),綠豆250克,白糖、蜂蜜適量。將冬花去梗和泥土,洗凈,浸泡于清水中。綠豆淘洗凈,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爛待用。百合取瓣,撕去表皮膜,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時以去苦味,撈出放鍋中,加水煮爛,倒入綠豆鍋中,又加入浸泡款冬花的水適量,燒沸后,再下入款冬花、、蜂蜜和白糖,略煮即成。此款可作點心適量食用,其功效是主治咳嗽不已,或痰中帶血。
冬花川麥雪梨膏。用款冬花、川貝母、細百合各15克,麥門冬25克,雪梨1000克(梨的營養價值),蔗糖適量。先將雪梨榨汁備用,再把梨渣同諸藥水煎二次,每次2小時,2液合并,對入梨汁,文火濃縮后納入蔗糖,煮沸即成。用時每次15克,每日2次,溫開水沖飲或調入稀粥中服食。此款的功效是清肺潤喉、生津利咽,適用于秋燥咳嗽、肺燥干咳等。
通過文中的敘述,相信大家對于款冬花這一中藥材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款冬花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很高,因此,大家在平常,也應當對款冬花的食用方法進行積極的了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