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別人應當如何的人,是幼稚
尼采
尼采是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作曲家、詩人,尼采哲學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并對后世的諸如存在主義哲學等產生深遠影響。
尼采的許多哲學觀點,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十分接地氣。同時,尼采站在哲學的高度“居高臨下”審視世間一切,從而世間的許多東西與我們普通人的看法完全不同,能夠看到一般人所不能看到的東西。比如,對于傳統道德,幾乎許多人們都十分肯定善良、慈悲等道德品質,但是尼采以哲學的雄偉視覺審視觀察后提出了不同看法。
我們幾乎每一個人,尤其是那些自命不凡的人,都會對別人指指點點,經常會說的一句話是:“你應當是如何如何的。”并且,指點的人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旁觀者也認為他是在指導他人、實在做一件“善事”,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被指點者”的感受。對此,尼采認為,那些說別人應該如何的人,是多么的幼稚啊!
包括每一個人在內的萬物均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都是按照其內在的規律性成長、行事和運動著的,并不會因為我們的“指點”而改變其發展的導向。那些說別人應該如何如何的人,猶如我們向一棵樹發布指令它應該如何成長、不該如何成長,猶如我們向某一顆星辰指令它應該如何運動、不該如何運動。其實,每一個人在內的萬事萬物,都是有著其固定的軌跡,不可更改,根據其內在的規定運作,不會接受來自任何方面的“指令”,猶如星辰。
現實生活當中,有著許多“道德家”向別人強調:“你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無論你怎么說,別人還是按照他既有的軌道運行,猶如星辰。說別人應該如何如何的人,真的是很幼稚,他必定會受到嘲笑。
尼采說:“單個人是繼往開來的命運的一個片段,更是已經存在和即將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法則和必然性。對一個人說改變他,就意味著要求一切事物都改變,甚至已經過去的事物也要改變。確有一些執著的道德家,他們要其他人成為別樣的東西,即成為有德性的,他們要人以他們為楷模,即成為假仁假義之輩:為此,他們否定了世界!”
本文介紹尼采哲學觀點,供參考和批評之用,不代表作者同意尼采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