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三年級了,一提到語文就犯難,老說不好學,經過一年的摸索,我總結了引導女兒學語文的方法。
1、定時大聲朗讀,培養孩子的漢語韻律感。每天早晨,我都會和女兒一起起床,聽女兒大聲朗讀課文。女孩子,總是小聲,我想了兩個辦法,早上呢,我在一個房間,她在另一個房間,我大聲讀出課文中的整句,然后她大聲重復讀出我的內容,一篇課文讀下來,也就五六分鐘,孩子聽了一遍,讀了一遍,加深了記憶,每天讀十五分鐘,孩子對課文也熟悉了。另一個辦法,為她買了一套喜愛的勵志故事書,每天我讀四篇故事錄音給她聽,她聽完后,再錄音給我聽,第二天,我們一起點評錄音效果。這種方法她很喜歡,聽到自己的聲音回放,覺得讀書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們倆一起錄音讀完了8本書,她也開始獨立地自己讀課外書了。
2、朗讀課文前一晚,引導孩子預習課文,在課文篇頭用紅筆寫出生字個數、詞語個數,提醒孩子了解重點字詞。查字典,找出不會的字詞,把解釋寫在空白處。預習要重點看課后問答,并用鉛筆把自己想的答案寫出來,便于上課后,找出自己回答錯誤的原因,課后訂正。
3、對于重點背誦課文,記住21遍法則,就是讀書21遍,再嘗試背誦,達到長期記憶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小孩子不太在意背書,認為讀幾遍就會了,沒什么難的,可是過兩天就忘了。于是,我想出了累積次數鼓勵讀書法,每讀5次,就加一顆星,作為獎勵,第21次的時候,試著背誦,不熟時,再迅速把難點多讀幾遍,這樣,女兒背書又快又牢。
4、課文的字詞定期重復默寫,背誦成語解釋,并學著把成語造句,在句子中體會詞語的用法。在孩子每天做完作業后,每天循環式地把課文詞語默一遍;錯誤的字詞,用紅筆圈出來,寫上日期,便于下一次默寫時重點復習;默寫前復習時,小聲讀幾遍,讀的時候,用手指在空中空劃出字詞的寫法,既節約時間又有效果。在孩子熟悉字詞寫法后,鼓勵她自己默寫。自己看四個默寫四個,這又是記住詞語的另一種方法。
5、掌握了字詞后,就是課文了,我先讓女兒中找出課文中的6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結果,把內容簡單地復述給我聽,用看故事的方式看課文,快速掌握了課文的內容。
6、在閱讀理解時,沒有刻意地做題目,而是每天固定地讓孩子再讀20分鐘課外書,不給她布置任務,但是選定一本書就堅持讀完,再換另一本。
7、經常在睡前給她放一些配樂朗誦,孩子在優美的聲音中入睡,體會音樂和漢字結合在一起的韻律美,讓孩子在學習語文方面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我引導女兒學習語文還有許多心得,這都是針對她個人而摸索出來的,我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只要有心,都可以為孩子找出一套適合的學習語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