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趨穩向好,中小學大小神獸們返校開學復課有望在即。
大概這幾天都收到上級相關的指導意見了吧?除了防疫應急,課堂教學嘛,心還有點不穩當,可咋辦呢?該注意點兒啥?
1.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秉持學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強學生居家生活、網絡學習以及身心狀況的調查研究,密切關注不同年齡段學生生理、心理狀態和發展。根據線上問卷、訪談、輔導、共享、指導、觀察、傾聽等調查結果的分析,科學制定干預預案,指導學生調整生命節律,養成體育鍛煉、健康生活的習慣,采取輔導講座、心得分享、心理干預等形式提前介入銜接期。
2.科學評價學生學業質量。通過觀察、調查、測評診斷、問卷等多種手段,全面評估學生線上學習效果和學業質量水平。編制本年級學業質量報告,供學校復課后合理調整教育教學計劃確保課程教學目標、學生學業質量水平順利達成。
3.合理設定教學進度。各學校根據各自學業質量報告,按照各學段各學科課程標準,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統籌做好春季學期教學進度安排。“復課初期實行‘零起點’教學,在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內容已完全掌握的基礎上,穩步開展新課教學,防止盲目搶趕進度,而出現‘囫圇吞棗’‘夾生飯’的現象。”
4.實現教學方式有序銜接。充分認識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特點,充分考慮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線上學習習慣的養成,認真研究和制定《返校復課教學工作方案》,做好學習方式的有機銜接,引導學生盡快適應復課后學校學習環境,快速進入學校學習常態。
5.按照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使用進度,通過教研組活動、同頭備課組活動真正實現課程標準、教材、備課、教學進度、教學方式、輔導、作業、教學評價、教學管理、教學研究等方面的全面有機銜接。
6.促進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培訓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探索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良性互動,培育教育服務新形態。
7.推進優化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積極引導各方力量開發教學資源,提供優質教育服務。鼓勵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通過信息化實現結對幫扶。
8.創新教研工作方式。認真總結疫情防控期間教研成功經驗,加強線上教研活動,注重學科標準解讀,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教研新形態。對薄弱學科、薄弱教師進行線上磨課、隨堂聽課、跟蹤指導,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優質均衡發展。
好了,戰友們,不抱怨、不放棄、抖擻精神,準備迎接可愛的小神獸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