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金風細細》(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木蘭花》(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觳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云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清平樂》(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渭川田家》(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2.有關'斜陽'的詩句有哪些
1、雨后卻斜陽 唐 溫庭筠 《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
2、杖藜徐步轉斜陽 宋 蘇軾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3、斜陽只與黃昏近 宋 晏幾道 《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4、才過斜陽 宋 晏幾道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5、斜陽草樹 宋 辛棄疾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6、斜陽只送平波遠 宋 晏殊 《蝶戀花·簾幕風輕雙語燕》
7、斜陽只與黃昏近 宋 晏幾道 《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8、杖藜徐步轉斜陽 宋 蘇軾 《鷓鴣天 》
9、千里斜陽鍾欲瞑 宋 陸游 《蝶戀花·陌上簫聲寒食近》
10、獨立斜陽數過鴻 宋 辛棄疾 《鷓鴣天·萬事紛紛一笑中》
3.含有'紅'的詩句有哪些
1.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 《釵頭鳳·紅酥手》
宋代: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3.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五代: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4.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代: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5.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宋代: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4.關于紅色的古詩
1,《紅牡丹》唐代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2,《紅梅》宋代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譯文:桃李不要嫉妒我紅梅,紅梅和桃李開花的樣子原來就不同。紅梅經歷了風雪,身上還有雪的痕跡。它卻還是不承認自己的色彩很紅艷。
3,《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宋代 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譯文:我獨自守一盞殘燈,燈已快要燃盡,天乍涼,秋氣充塞羅帷和銀屏,三更雨點點灑上梧桐,一葉葉、一聲聲,都是離別的哀音。
4,《鷓鴣天·題破香箋小砑紅》宋代 晏幾道
題破香箋小砑紅,詩篇多寄舊相逢。
西樓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細細風。
譯文:在芳香的壓著花紋的紅箋紙上題遍詩句,詩箋大多寄給了一位舊日相好。只記西樓勸飲時她垂垂如雪的粉面和南苑歌舞時她春衫飄動如有微風吹拂。
5,《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清代 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剪芙蓉。
譯文:夕陽西下,漁人收起魚竿準備回家。連秋風都是溫柔的,不肯讓荷花凋謝了。煙水蒙蒙,漁人悠閑自得,聽短笛的旋律,被秋風吹進蘆花蕩的深處。
5.清平樂紅箋小字的詩歌類型
此為懷人之作。詞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寫濃愁,言青山長在,綠水長流,而自己愛戀著的人卻不知去向;雖有天上的鴻雁和水中的游魚,它們卻不能為自己傳遞書信,因而惆悵萬端。
詞的上片抒情。起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語似平淡,實包蘊無數情事,無限情思。紅箋是一種精美的小幅紅紙,可用來題詩、寫信。詞里的主人公便用這種紙,寫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說盡了平生相慕相愛之意。顯然,對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傾心相愛的知音。
三、四兩句抒發信寫成后無從傳遞的苦悶。古人有“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說法,前者見于《漢書·蘇武傳》,后者見于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是詩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鴻雁在云魚在水”的構思,表明無法驅遣它們去傳書遞簡,因此“惆悵此情難寄”。運典出新,比起“斷鴻難倩”等語又增加了許多風致。
過片由抒情過渡到寫景?!靶标枴本潼c明時間、地點和人物活動,紅日偏西,斜暉照著正在樓頭眺望的孤獨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遠處的山峰又遮蔽著愁人的視線,隔斷了離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悵難遣?!斑b山恰對簾鉤”句,從象征意義上看,又有兩情相對而遙相阻隔的意味。倚樓遠眺本是為了抒憂,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從抒情手法來看,又多了一層轉折。
結句化用自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同時又賦予它新意。佳人已經不知身在何處,而那曾經照映過佳人倩影的綠水,卻依舊緩緩地向東流去。那無限的相思,也隨著綠水一起悠悠東流。由紅箋、斜陽、遠山、簾鉤,再到綠水,這一系列看似相對靜止的景物中,構成了一幅表面上平靜、舒緩,深層里蘊含著感情浪濤的圖卷,令人回味不已。
此詞以斜陽、遙山、人面、綠水、紅箋、簾鉤等物象,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將詞人心中蘊藏的情感波瀾表現得婉曲細膩,感人肺腑。全詞語淡情深,閑雅從容,充分體現了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6.關于寫情的詩句
1.紅豆(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江城子(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1]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4.釵頭風(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5.釵頭風(唐琬)
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6.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7.紅字開頭詩句
紅豆生南國(《紅豆》王維)
紅掌撥清波(《詠鵝》駱賓王)
紅衣落盡渚蓮愁(《長安秋望》趙嘏)
紅旗半卷出轅門(《從軍行》王昌齡)
紅樹青山日欲斜(《豐樂亭游春》歐陽修)
紅紅白白花臨水(《過楊村》楊萬里)
紅顏棄軒冕(《贈孟浩然》李白)
紅豆不堪看(《生查子》牛希濟)
紅霞一片海上來(《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黃仲則)
紅顏零落歲將暮(《擬行路難》鮑照)
紅顏未老恩先斷(《宮詞》白居易)
紅泥小火爐(《問劉十九》白居易)
紅粉當壚弱柳垂(《春思》賈至)
8.描寫牡丹鮮艷的詩句
劉禹錫《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
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丹 劉灝 清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買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牡丹種曲 唐朝 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
梁一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
題益公丞相天香堂
宋 楊萬里
君不見,沉香亭北專東風,謫仙兒詞天無功。
若不見,君王殿后春第一,領袖眾芳捧堯日。
此花可令轉化鈞,一風一雨萬物春。
十分整頓春光了,收黃拾紫歸煤表。
天香染就山龍裳,余芬卻染水云鄉。
青原白鷺萬松竹,被渠染作天上香。
人間何曾識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呼灑撫招野客看,不醉花前為誰醉。
牡丹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直阃讔{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繡幄圍紅玉,云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清平調 李白(唐)
一枝紅艷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官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紅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