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應當害怕死亡
他所應害怕的是
未曾真正地生活
存在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
歐文·亞隆 認為
死 亡
是存在主義四大主題的
重中之重
▼
作為咨詢師的你
如何去理解來訪者
此時此刻所談論的結束?
如何去談論關于告別、分離
關于生命的意義呢?
生命的存在
有更深刻的意義嗎?
文人、哲學家、宗教人士…
對“死亡”都各有見解
人類對于
“死 亡”的探討
從未停止過!
▼
立足在中西文化劇烈碰撞的下我們
不禁會問
如何站在中國的文化視角
去理解存在主義?
如何從心理學、哲學的視角
去理解中國的存在主義?
何謂:
活出深度、活出意義?
心里程在四月舉行了
4場系列活動、討論與對話,
這次打包送給你!
在思想的巔峰碰撞中,
我們與你共同期待每一個生命的
覺醒時刻!
1
“生命”與“死亡”的討論和對話
主講:歐文·亞隆、張海音、童俊
面對死亡,你要如何
克服被黑暗吞沒的恐懼
擁抱生命的活力?
你要如何
從中剝離出那些
可以給人們帶來勇氣的
覺醒時刻?
你要如何
在死神步步逼近的壓迫中
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