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7年,背包在路上。請關(guān)注:雄鷹王浚,持續(xù)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故事。
在遼闊的大西北甘肅省,有很多多種多樣的地形。18年10月的時候,雄鷹來到了甘肅與青海交界處的小縣城——和政。和政位于甘肅的臨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地勢由南向北遞降,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差異較大。
來到和政縣以后,在縣城休息一夜,然后直奔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說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好奇,雄鷹為什么大老遠跑到這樣一個小縣城參觀這樣的一座博物館呢?
那么接下來,就由雄鷹向大家科普一番,在整個甘肅省范圍內(nèi),和政縣都屬于欠發(fā)達的地區(qū),但是這里卻出土了大量的古代哺乳動物化石,從而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之一。
現(xiàn)如今的和政縣,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的臨夏盆地。但是在距今2400萬年至520萬年的中新世紀,地形卻并不是現(xiàn)在這樣子的。
在當時,青藏高原還完全沒有抬升,印度洋暖濕氣流可以進入北部的臨夏盆地,帶來了亞熱帶-暖溫帶氣候環(huán)境,水草豐沛,河流交錯,這里有大量的動植物生存著。
雖然參觀的當天,天氣并不算很好,但是并不影響雄鷹與朋友們興致勃勃的心情。在博物館的外圍逛了逛,然后就檢票進入博物館內(nèi)。不得不說,這座博物館的占地面積非常大,館藏各類古動物化石30000多件,展示文物的數(shù)量的確是非常大的。
整個博物館規(guī)模宏大,大致上分為“和政四大古動物群化石展”和“和政四大古動物群生態(tài)復原展”兩大部分,一共展示了四大動物群不同時期代表性的1500多件精品古動物化石。
在整座博物館中,給雄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于和政羊了。顧名思義這種羊來自和政,生存的環(huán)境是晚中新世時期,身長1.5~2.0米。
從體型和體態(tài)方面來看,和政羊和現(xiàn)代的羊差不多,但是他的頭骨、頭角、頸部卻和生存于北美阿拉斯加的麝牛更接近,所以,很可能是麝牛早期的祖先。
除此以外,和政羊具有短而粗的角心,其橫切面呈三角形,左右角心的基部在頭骨上非常靠近甚至愈合,這是麝牛亞科的重要特點之一。從和政羊的發(fā)現(xiàn)可以證明一件事情,麝牛這類動物的起源地應(yīng)該在亞洲,只是后來才通過白令陸橋遷徒至北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