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查村九里煙,三溪匯流萬戶間。祠廟亭臺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
攝影:@宋逍遙在哪里
走在查濟的街巷中,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何民居皆是青磚黑瓦,如此素簡呢?
事實上,這是查濟人的一種無奈。在封建社會極為嚴格的色彩等級限制下,即使家財萬貫,也不能使用金碧輝煌的彩畫和裝飾。
古代查濟人不乏文人名士和富商大賈,聰明的查濟人獨辟蹊徑,發明了一套“查氏園林密術”。
攝影:小黑想做攝影師
“依山造屋,傍水結村”,利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借景、對景等手法,“堤內損失堤外補”,將門外的青山流水化作家中庭院,形成“天人合一”的格局。
如松塔
“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門,石橋跨河溪,兩岸古建群”。
紅樓橋
查濟村四面環山,岑溪、許溪、石溪三條溪流穿村而過,周圍布有四門三塔;沿著清澈歡暢的河水,多道形態各異的石橋跨街而立,連接著兩岸的民居;河道兩旁,古樹參天而立;幽巷深處,祠堂、牌坊、古民居疏朗有致。
德公廳屋
查濟古民居皆為多進式,進間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采光通風都很好。
洪公祠
墻體青磚,屋上黑瓦,雙披屋頂,翹角飛檐,繁刻精鏤,玲瓏剔透;人物、鳥獸、山水、花卉……爬滿了古宅的門坊、墻裙、柱礎、窗欞和門楣,留住歲月,驚艷時光。
在漢族姓氏中,“查”不是大姓,但血統純正,源出“姬”姓,代不乏人,“天下一個查”。
涇川查氏,自唐武德八年創建查濟村,歷時近一千四百年;在明清鼎盛時期,宗族7萬余人,人才輩出,相繼出了近兩百個舉人和十幾名進士,修建了108座祠堂,108座廟宇,108座橋梁,人稱“查村遮半天”。
攝影:@宋逍遙在哪里
“梧林深處是誰家,隔河兩岸共一查”,即使年代久遠,許多古跡已經破敗消失,查濟仍然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大的古民村落和古建筑群。
攝影:小黑想做攝影師
帶上你的“疲憊”到查濟來吧,飲清風為酒,襲落雪為伴,享受這未被商業打擾的古樸。
部分信息參考:續修《涇川查氏宗譜》序
圖片來源:查濟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