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級中學是“成都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市現代信息技術示范校”、“成都市中小學實驗教學示范校”、“成都市校風示范校”、“成都市民主管理先進學校”、“成都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教育教學綜合評估連續受到成都市教育局、都江堰市委市府的表彰。學校將遵循校訓,做到嚴明、規范、強健、果敢、向上,打造富有軍事特色的名校。
一、學校文化
(一)辦學理念:聚生命發展之源
就是要匯聚一切資源,為生命(包括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服務。
(二)辦學思想:生命為本,發展為重,規律為要
教育必須關注生命。促進生命發展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基礎教育的使命必須是形成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生命發展的規律決定教育規律。教育必須遵循生命發展規律。
(三)辦學追求:讓每一個生命得到發展,贏得尊嚴,獲得幸福
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基礎,進而使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生命體贏得做人的尊嚴,獲得工作、生活、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四)人才標準:基礎扎實,能文尚武
基礎扎實:
1、知識基礎
2、能力基礎:學習能力——善于學習
思維能力——勤于思考
實踐能力——長于動手
創新能力——勇于創新
3、禮儀基礎:起身看座,見面問好;不說臟話,愛護環境;衣著整潔,慎用手機。
4、道德基礎:誠信友善、勇于擔當;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遵法守紀、熱愛生活
5、身心基礎:身體強健,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能文尚武:
能文——在各級考試中有優異的成績
尚武——熱愛軍隊,獻身國防
(五)校訓:仁、智、信、勇、嚴
仁:愛己 珍視生命 追求進步
愛人 博施于眾 推己及人
智:善學 博學篤志 切問近思
精思 即物窮理 三省乎己
信:誠實 坦蕩無私 光明正大
守信 堅守信念 矢志不移
勇:堅毅 臨危不亂 百折不撓
敬畏 遵乎大道 有所畏懼
嚴:嚴謹 踏踏實實 一絲不茍
嚴格 遵章守紀 法度嚴明
(六)校風:發展自由,紀律嚴明
師生需要在一個自由空氣寬松的環境充分發展,但自由的環境恰恰需要規則做保障。
二、資源優勢
1、中國高層關注。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級中學由軍委中央和成都軍區援建。是按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建設的設施一流,實施全寄宿、全封閉、半軍事化管理的嶄新學校,是成都市災后恢復重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工程。
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級中學將掛牌為軍事院校生源基地學校。高中畢業生就讀軍校更便捷,大學學習無經濟上的后顧之憂,軍校畢業后工作有保障。軍事院校生源基地班,是立志報效祖國、獻身國防的青年成長的沃土、成才的搖籃。
與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抗震救災英雄陸航團結對共建。成都軍區對我校發展持續關注。
2、百年名校引領。為了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根據成都市市委市府要求,按照成都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成都七中與都江堰市教育局簽訂協議,領辦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級中學。
成都七中組建了我校領導班子,專家委員會,由七中中層干部、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等教學骨干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
我校教師參加七中的集體備課,定期到七中跟崗學習;遠程教育直播班,與成都七中異地同步教學、同步備課、同步作業、同步考試;由成都七中把關教師、授課教師、技術教師和我校輔導教師協同作業,共同完成課堂教學,確保優良的教學質量。成都七中為我校的優秀學生留出學位,在招收的2012屆新生中,選拔10名學生到成都七中本部就讀,到高三時還將另選拔30名學生到成都七中本部就讀,2013屆新生中,選拔20名學生到成都七中本部就讀。
3、社會各界關愛。震后媒體的強力報道,聚源得到了海內外的高度關注,聚源人承受災難的苦痛和面對困難的勇毅,激起了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懷,大大地提升了我校的世界知名度。學校將引導國內外的愛心援助惠及每一個師生,老師會有更多機會外出培訓,更新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學生會有更多機會外出交流學習,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目前,學校已經設立的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助學金、上海電機學院勵志獎學金、紅十字會助學金、上海工商聯助學金、彭偉獎學金、彩票獎學金等,可以讓品學兼優及經濟困難的學子得到充分的幫助。
三、特色班級
1、成都七中遠程教育直播班——實現與成都七中異地同步教學、同步備課、同步作業、同步考試的“四個同步”;采用七中把關教師、授課教師、技術教師和我校輔導教師協同作業,共同完成課堂教學“四位一體”的教學方式:確保優良的教學質量。
2、交流優秀學生就讀七中——在招收的2012屆新生中選拔10名學生到成都七中本部就讀,到高三時將再另選拔30名學生到成都七中本部就讀。
3、軍事院校生源基地班——由成都軍區在我校設立,是立志報效祖國、獻身國防的青年成長的沃土、成才的搖籃。
4、“周恩來班”——得到了周恩來鄧穎超生前秘書趙煒女士的精心呵護,由“周恩來鄧穎超研究中心”授牌。
5、宏志班—-學生免交學費、書本費等一切教育費用,并有生活補助費、宏志班專項獎學金。
6、寒梅班—-由寒梅基金設立,資助品學兼優的學子。
四、辦學亮點
(一)管理機制
1.學校增設外宣辦。每個年級為一個分校,各配置分校校長一名,分校副校長兩名,以強化年級管理職能。
2.設立教學督查組,建立教學常規巡查制度。
3.成立由師生代表組成的食堂、采購、維修監管機構。
4.建立激勵機制,完善評優體系。
(二)隊伍建設
1.開展“五個一工程”活動,舉辦 “德育沙龍”、四次“八一講壇”。
2. 組織教師與成都七中聯合教研,師徒結對。
3.舉辦八一聚源高中教育研討會。
(三)德育活動
1.寢室文化節。
2.軍事文化活動周(國防知識講座、英模事跡報告、隊列隊形訓練、內務指導、軍體拳教習、歌舞表演指導、樂器演奏指導、舉行文藝匯演、到軍營參觀體驗等)。
3.課間跑步操。
4.培養學生的軍人氣質。
5.校園活動豐富多彩。成立了文學社、書畫社、演講協會、體訓隊、合唱團,舉行排球賽、歌詠賽、演講賽、文藝匯演、田徑運動會、古楠藝術節等活動。
(四)教學管理
1.不定時的“點課”。教學督察組,分小組就行專項督查。基本形成評課議課機制。
2.“低入口,高出口”。學生主要來自農村,入學時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不甚理想。然而,近五年高考,從入口、出口成績比較,高考成績漲幅居全市第一名。2010屆入口低,教師們壓力大,干勁足,高考文考硬上線117人,藝體雙上線22人,受到成都市教育局的表彰。
3.“藝、體、飛”特色。學校貫徹“人人有才”的學生觀,以“揚長教育”促使學生成才。近幾年,我校有300余學生考入各類高等藝術院校,近20名學生考上空軍、民航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