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樹'(Tree of Thought),通常被用來構造一個總圖推理、決策、或者學習過程中的一種視覺化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明確和組織復雜的思考過程。在計算機科學和人類智能領域,“思維樹”也經常用來描述特定的計算方法,如搜索計算方法的工作方式。
想像一下,你正在算一場家庭聚會,但你不確定應該從何開始。在這種情況下,思維樹就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
思維樹就像一株倒掛的樹。這株樹的根部就是你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你正在思考的問題,比如這里的“準備一場家庭聚會”。這是你的出處,也是這棵思維樹的“根”。
然后,你開始列出一些主要的任務或決定,這些就像從根部長出來的大枝桐。比如你可能需要決定的“請哪些人”、“準備什么?什么食物'和'活動安排'。這些就是你的想法樹的第一層分支。
然后,你再為每一個大的任務或者決策列出一些子任務或者決策,這些就好像從大樹枝上長出來的小樹枝。比如在“請哪些人”這個任務下,你可能需要考量”親戚”、“朋友”、“同事”等。在“準備什么食物”這個任務下,你可能需要考慮“主食”、“甜點”、“飲料”等。
就這樣,你一層一層地往下伸,直到每一個小枝棒都能對應到一個具體的任務或決策,比如“打電話請小明”、“購買”蘋果派的材料'等等。這樣你就有一棵完整的思維樹,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這個復雜的任務。
總的來說,思維樹就是一種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一系列小問題的方法,你可以通過不間斷的拓展和深化思維樹,以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決策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思維樹”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確定性,不同的人可能會對它有不同的理解和運用方式。
我們以大家關注的“35歲危機”嘗試展開與GPT的對話,分五步對話
第一步:給GPT一個角色,并讓它確認
prompt:你充當一位偉大的職業規劃師,你的責任是幫助我解決職業的問題,請回答'ok'來確認你的身份
第二步:頭腦風暴和討論
prompt:你好,有以下問題希望得到你的回答,作為一名職場人士,我不知道如何發展我的事業
關于我的信息,我是一名男性程序員,目前已經35歲了,已經在IT方面做了10年了,目前的生活壓力很大,工作上與年輕人沒法相比,特別是在新鮮技術學習、加班壓力、身體等方面,我的性格比較內向,我現在找不到自己的職業規劃
你能幫我想出三個不同的解決方式嗎?請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我的背景、時間、專業性以及未來的價值、職場方向等
第三步:綜合評估利弊
prompt:評估3個方案,潛力,優缺點、需要的初始努力、實施難度、潛在挑戰和預期結果。 根據這些因素為每個選項分配成功概率和置信度
第四步:再讓GPT深入評估和延申一下深度
promot:對于每個解決方案,加深思考過程。 生成潛在的場景、實施策略、任何必要的發展路徑或資源,以及如何克服潛在的障礙。 此外,考慮任何潛在的意外結果以及如何處理它們。
第五步:決策階段,讓GPT幫你出主意
Prompt:根據評估和場景,將解決方案按可執行性的順序排列。 為每個排名提供理由,并為每個解決方案提供任何最終想法或考慮
以上就是思維樹的簡單操作流程,大家也可以進行改進,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方案進行深度詢問和評估,盡量讓GPT了解你的處境更多一些,這樣回答會更好,以后有機會給大家直播講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