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兒子乳牙還沒有掉,怎么邊上好像就開始長牙咯?醫生你快幫我看下這是怎么回事……“
幼兒園高年級和小學低年級的父母們,這個橋段是不是經常碰到?
為什么會發生這種事情呢?
孩子這是乳牙還沒脫落,新牙就長出來了,表現為”雙排牙“現象。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乳牙滯留”。
箭頭所指為恒牙
乳牙滯留有以下兩種情況:
1、 繼承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脫落,稱早期滯留;
2、恒牙未萌出,但已超正常換牙年齡極限仍未脫落的乳牙,稱晚期滯留;
乳牙滯留的原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原因是現在的小朋友飲食過于精細,牙弓長度發育不足,繼承恒牙沒地兒長造成萌出方向異常,乳牙牙根吸收不完全,所以不能自行脫落。
遇到乳牙滯留形成的“雙排牙”,家長應該盡快帶孩子到牙科醫院拔除滯留乳牙,為恒牙的發育騰出空間讓出位置。
把擋到萌出恒牙的乳牙拔掉!!!
對恒牙已萌出而乳牙仍未脫落的滯留牙,應盡快拔除,以免影響恒牙在正常位置上萌出。
但是超過換牙年齡而乳牙未脫落,恒牙又未萌出者,則不要輕易拔掉,若是恒牙先天性缺失,應盡量保持乳牙。
現在市面上的兒童食品越來越多以高糖、精細、質軟為主。而進食這些食物容易導致兩大問題。
首先,糖類食品(尤其是蔗糖)與齲齒的發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是主要的致齲因素。而小寶寶尤其喜食糖類食品,頻繁進食這類食品又不及時刷牙,糖液就易沉積在牙齒的小窩里、裂溝及縫隙等不易清潔的地方,在致齲菌的參與下大量產酸,這些酸與牙面長期接觸,再加上細菌代謝產物的作用,就會產生齲齒。
其次,過頻地進食精細、質軟及黏稠性強的食品,使正處在發育階段的顱、頜、面、牙齒及牙齒周圍組織得不到應有的生理性刺激,使得頜骨發育不足,使將要萌出的恒牙的牙量與骨量不成正比,而導致替換恒牙萌出排列不齊,發生牙列擁擠畸形。恒牙的擁擠不齊又容易使新生的恒牙發生齲齒。
想想看,自己家里有沒有各種料理機,研磨機器,經常各種糊啊汁啊,給寶寶加餐?
還沒有到換牙期的爸爸媽媽們,你們還有機會避免這種情況喲。
俗話說得好,“粗茶淡飯好養人”,食品對乳牙的刺激作用能促使乳牙正常脫落,鼓勵孩子多吃些硬質粗纖維食物,比如豆類、甘蔗、玉米等等,啃起來!
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尤其是吃甜食后認真漱口的衛生習慣。
正在發育期間的兒童家長應該監督孩子糾正不良的習慣:咬唇、咬舌、吹口哨、咬鉛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