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今天我們已經(jīng)離去在人海茫茫……”這膾炙上口的歌詞出自樸樹的《那些花兒》,當年的筆者對歌詞中的“花兒”不甚理解,直到若干年后,看了影片《盛先生的花兒》才有所頓悟。片中風燭殘年的老人抱著相冊,手里摩挲著逝去愛人的照片,神情肅然、目光深邃、陷入了沉思,真真正正點明了“花兒”的含義。
《盛先生和花兒》根據(jù)作家哈金的短篇小說《養(yǎng)老計劃》改編,由朱員成執(zhí)導,朱員成、吳波編劇,匯集了顏丙燕、王德順、李乃文、艾麗婭等實力派演員的演出陣容,影片圍繞著老人和保姆而展開。在老年癡呆癥的折磨下,老人(王德順飾演)時常把保姆棉花(顏丙燕飾演)當成自己過世的妻子,而保姆在老人身上也找到了久違的精神慰藉,隨著老人女兒(艾麗婭飾演)的強勢介入,故事的走向也變得撲朔迷離,老人和保姆的結局又將如何?一部簡單的影片,一個現(xiàn)實主義的題材,表現(xiàn)的是當下社會的諸多問題,發(fā)人深省又能引發(fā)觀眾強烈的共鳴。
在中國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養(yǎng)老早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很是佩服導演和編劇的勇氣和膽量,在當下急功進利的電影行業(yè),能夠靜下心來奉獻這樣一部接地氣的走心之作。將鏡頭對準了孤寡老人和保姆兩個特殊群體,通過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點一滴的生活,展示了一幅現(xiàn)實意味濃郁的生活圖景。無論是備受病癥摧殘的老人,還是家庭不幸、命運多舛的保姆,或是得理不饒人的強勢女兒,三者之間從“三國演義”般的水火不容,到經(jīng)過一系列的碰撞、交葛、直到相互理解和包容,都是本片的看點之所在。
“花兒”原本是流傳于西北地區(qū)的民歌,歌中將青年女子比喻為“花兒”。而在影片《盛先生的花兒》中,“花兒”還代表著諸多可供解讀的含義。“花兒”不光是女主角棉花的象征,還代表著老人逝去的老伴苗華,以及老人當年偶遇妻子的福地陜北,和老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花兒”簡簡單單的兩個字代表著老人的一生。
片中,幾位主演也奉獻出了從影以來的最佳演出,無論是顏丙燕的忠厚老實、還是王德順糊里糊涂、以及艾麗婭的強勢和盛氣凌人,三人的演技碰撞既顫動人心又引人關注。本片在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上大獲全勝,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導演四項大獎,成為妥妥的大贏家。
近期多部大片相繼來襲,僅11月4就有《一句頂一萬句》、《奇異博士》、《捉迷藏》等多部影片登臺亮相。這其中,既有根據(jù)茅盾文學獎改編而來的名作;又有主打老干部的驚悚懸疑故事;還有中美同步上映的科幻大片;而《盛先生的花兒》作為同期唯一一部直面社會熱點和特殊群體的影片,片中從始至終充斥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感人肺腑的橋段,尤其是直面養(yǎng)老的社會問題,無疑更值得觀眾靜下心來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