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夢想才有未來
2005年百度上市的時候,聽說一名前臺女生,一夜之間成為了百萬富翁。聽了這樣的故事,好生羨慕之情。于是,我便開始憧憬,夢想有一天在企業里我也可以成為百萬富翁。我是企業的研發部經理,從知識、技能,為企業創造的價值角度上來講或許真的有這樣一個機會,俗話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2. 天上不會掉餡餅,我要努力干
我深知,股權的稀缺性,所以我要努力干,我希望能夠用最優秀的表現打動您,成為公司核心骨干,成為您事業共同體當中的一員。但是目前,我似乎看不到這樣的希望,因為我們企業,沒有這樣的制度安排,沒有類似的制度設計,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我難以持續激發自己現在的動力和斗志。因此,我希望公司除了為我們設計薪酬制度外,也為我們設計一套很好的股權激勵制度,讓我們看到未來有希望、人生有規劃。
3. 請幫我留住研發人員
現在企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競爭,但是似乎我們部門變成了人才的培養基地。曾幾何時,眾多的優秀人才離我們而去,它們入職的時候是菜鳥,出去的時候已經能夠為企業創造不菲的價值,正是這個時候,他們一批批紛紛離開,去到更好的平臺,一旦跳槽,工資比我們現在至少高出30%,大幅度提高了收入,古人云:人往高處走,這便是自然規律所在,因此跳槽離職擋也擋不住。但是,跳槽導致研發項目的中斷,導致項目延期,需要花費極大的成本重新招人,新人的考察期、培訓期和適應期,不合格者的二次替換等等,給我們企業造成了極大的財務損失。為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必須留住優秀的骨干人才,股權激勵便是一種有效的舉措,不僅在財富上能得到滿足,同時使其和企業同命運共呼吸,愿意在這個平臺上永久的干下去。
4. 讓大家都來關心利潤
目前我們企業實行的是基本工資+績效+年終獎的方式,其實我們大家最關心的是每月的績效考核是否能構合格,不被扣工資,年底能拿到多少年終獎。感覺每月時時刻刻就是盯著績效考核的指標,大家很少去關心企業利潤,似乎這也是大家不應該關注的點,所以企業掙多掙少,與我們沒有太多關系,只有您一人關心。如果我們是企業的股東,哪怕是虛擬股東,我們也會時時刻刻關注企業的利潤,因為利潤分紅與我們相關。一人拉車又苦又累,萬馬奔騰才是未來。
5. 讓大家都來節約成本
在工作中,不可否認我們能節約企業的成本。研發工作是一個投入很大的部門,如果我們在設計上能夠更加合理,如結構、外形、功能、部件間的銜接等,選擇的供應商更加優秀,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能用心關注設計質量,相信我們的設計成本會大大降低,做到在研發過程中,盡量少花錢,不多花一分冤枉錢,這將形成一筆很大的研發經費節約。再說說浪費,在研發部門表現尤為突出,很多試驗件,很多樣品,很多原材料,都躺在了實驗室,垃圾堆,庫房。這種情況下,對于您來講,到處都是看不見的管理,怎樣才能讓大家都來關注成本,避免浪費,只有用良好的激勵制度,讓節約和避免浪費與大家的收入息息相關,才能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6. 讓大家都來提高效率
公司很少有人加班,因為績效考核已經定量,大家只要完成績效考核的指標,就能全額拿到工資了,再努力干,他們圖什么呢?我們使用的是KPI考核,在定指標的時候,我們一定是避免定高了指標完不成,更希望是能輕松完成。因此,表面上每月我們都能完成KPI,但是,整個團隊的效率實際是差的,根本沒有發揮出100%的努力,有70%就應該不錯了。所以,我們研發設計進度慢,新產品上市慢,嚴重落后于新產品的投放速度,制約著公司產品的銷售和市場的獲得及利潤。沒有研發的高效率,我們在市場端就處于被動地位。效率的提高一定是激發了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7. 讓我裁掉臃員
感覺很奇怪是不是,剛剛談到我們的效率低,干活慢,這里怎么還想裁人,我管理著整個部門,深刻知道,我們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樣的人,誰優秀,誰差,我們肯定可以減少部分人員的,但是,我們似乎還在招人,因為感覺我們很需要人。作為部門負責人,我當然希望自己的工作越輕松越好。裁掉人,對我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我為什么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如果我毫不猶豫的裁人,一定是受某種更大的利益驅使,那就是企業經營與我息息相關。
8. 讓我們多勞多得
在我們企業里,最糟糕的情況是——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得好的,年終獎多不了多少;干得差的,年終獎也不會少多少。通常情況下,在我們企業里干活越多的人,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多,出錯的概率也就越大。因此,不干活不犯錯,干活越多犯錯越多,被上層領導“關照”的頻率也就越多。所以,許多人逐漸養成了盡量少攬工作,不是自己的事兒,能往外推側推,部門之間經常的扯皮,矛盾重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很多員工也不愿意這樣,但沒有一個好的激勵制度,只能把好人逼成壞人。
我知道,您希望通過不斷強調企業文化、甚至價值觀考核來解決這種問題,但是治標不治本,效果并不好。
其實企業的每一名員工都愿意多勞多得,希望在企業里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干,把公司的活兒當成自己的活兒。但是這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激勵制度,最好是股權激勵,這樣我們不再是單一關心自己的工資,而是更關心企業的發展和利潤。
企業大了,處處都存在看不見的管理,就像慧聰書院郭凡生老師倡導的,只有使用股權激勵將看不見的管理變成看得見的管理,才能提升企業的效率,將企業發展得更好。所以,老板:請用股權激勵我們!
慧聰書院創立于2006年,是由慧聰網董事局主席郭凡生、馮侖等十幾位知名企業家發起的,目前國內從事共享制所有制研究最專業的學術研究機構。學術界和商界名師經常集聚于此,暢談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經營、制度之道。從2009年3月開始第一期共享制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班以來郭總攜專家指導老師及法律、財稅專家共幫助100多家企業成功引進風投或上市和幫助萬家非上市中小民企進行股改。
官方網站:www.bossmba.com 400-885-6262